因新冠疫情,早期肺癌和肺结节患者增多张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奉劝这些人早做肺癌筛查!

疫情期间,肺癌患者竟然成倍增多,难道新冠疫情会引发肺癌?当然不是!据媒体报道,因为新冠疫情,不少市民接受了CT筛查,而正是这无心的筛查,救了很多人的命。医院肺癌早筛早诊门诊主任医师张同梅介绍,自去年5月开始,医院早期肺癌手术量就持续上升,年下半年手术量接近年全年的两倍,而相当一部分病人是在新冠CT筛查中发现的。而早期发现,尽早手术,可以使患者获得更长的生存期,获益更多。新闻截图除了早期肺癌,也有诸多肺结节患者被筛查出,肺结节这会不会演变成肺癌呢?

肺结节=肺癌=死亡?

对此,医院张真发教授表示,近年来,胸部CT在体检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很多人在做完CT后被告知:肺上长了结节。尤其是由于疫情的管控,要求用胸部CT检查筛查新冠病毒肺炎,CT的检查范围明显增大,检查人群增多,筛查出的肺结节患者明显增多。这个结果令人们不安,他们甚至觉得“肺结节=肺癌=死亡”。界弟:张教授,肺结节,到底可怕不可怕?张真发教授:肺结节,它可能是良性病,可能是恶性病,也可能根本不是病(淋巴结)。医学上,“结节”是一种形态描述。通常,肺内看起来像圆形且直径小于30mm的病灶都称为“结节”。病灶直径小于10mm的称为小结节。界弟:肺结节究竟是什么?张真发教授:目前,肺小结节检出率的增多,其实与CT检查的普及有关。胸部CT偶然发现肺结节的概率为31%,高危人群中概率高达50%。肺结节按照CT图像上密度的不同,分为实性结节和亚实性结节,而亚实性结节又分为部分实性结节和磨玻璃结节。简单来说,实性结节是指看起来和人体软组织密度相似的病灶;磨玻璃密度结节是指肺内模糊的、半透明的结节影;而部分实性结节是指其内既有模糊的部分又有较高密度部分的病灶。界弟:肺结节就是肺癌吗?张真发教授:不是的,其实70%-90%的肺结节不是肺癌。是什么呢?它可能是慢性炎症、结核、淋巴结、良性肿瘤,等等。所以有肺结节不用慌。界弟:那么得了肺结节,我们怎么办呢?手术?不管不顾?有特效药吃下去?看中医、喝中药?张真发教授:首先,我们要知道,不是所有的肺结节都需要处理;其次,即使是恶性肺结节(肺癌),也不一定都需要处理。我们临床医生对于肺结节有一个大概的处理原则:

对于直径小于5mm的单个或多个结节,一般不予处理,也无需随访复查。

对于直径为6-8mm的实性结节可每6-8个月复查CT,部分实性结节3-6个月复查CT,磨玻璃结节可每6-12个月复查CT。如结节增大、产生实性成分或实性成分增大且持续存在,建议手术。

如果磨玻璃结节大于8mm,有些人需要手术治疗。

总而言之,肺结节是体检时肺的常见表现。可能是病,也可能不是病。可能是良性病,也可能是肺癌。有的需要手术,有的需要观察,有的不用管它。我们把它交给专业医生就好了。

早发现,早获益

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与其临床诊断发现的早晚密切相关。有研究显示,肺癌5年生存率随着诊断分期的升高而降低,Ⅰ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70%-90%,而Ⅳ期仅为5.3%。由此可以看到,肺癌筛查、早诊断、早治疗的重要性。而对肺癌高风险人群进行低剂量螺旋CT(LDCT)筛查,可以早期发现肺癌,改善预后,降低肺癌死亡率。界弟:肺癌有哪些危险因素呢?张真发教授:首先,毋庸置疑的是吸烟是肺癌的危险因素,曾经吸烟者肺癌的发生风险和死亡风险分别为不吸烟者的4.06倍(HR:4.06,95%CI:3.13~5.26)(GRADE:中)和4.10倍(HR:4.10,95%CI:3.14~5.36)。烟民们注意一下!另外,二手烟暴露也是肺癌的危险因素,分析显示,二手烟暴露者患肺癌的风险为无二手烟暴露者的1.33倍(OR:1.33,95%CI:1.25~1.40)。为了非吸烟者的健康,请烟民们到吸烟处吸烟!此外,大气污染、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职业暴露(石棉、氡、铍、铬、镉、镍、硅、煤烟和煤烟尘等)是肺癌的危险因素;一级亲属(FDR)肺癌家族史是肺癌的危险因素。界弟:肺癌筛查应在什么年龄段的人群中进行?张真发教授:建议在50~74岁的人群中开展肺癌筛查。目前,大部分国外肺癌筛查指南建议将55岁作为肺癌筛查的起始年龄。推荐把74岁作为群体性肺癌筛查的上限,对于7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可以考虑机会性筛查。肺癌高风险人群应进行肺癌筛查,符合以下条件之一为肺癌高风险人群:(A)吸烟:吸烟包年数≥30包年,包括曾经吸烟包年数≥30包年,但戒烟不足15年;(B)被动吸烟:与吸烟者共同生活或同室工作≥20年;(C)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D)有职业暴露史(石棉、氡、铍、铬、镉、镍、硅、煤烟和煤烟尘)至少1年;(E)肺癌家族史。界弟:筛查手段怎么选?张真发教授:目前在全球发表的肺癌筛查指南或共识中,均推荐采用LDCT作为筛查手段。不建议采用胸部X线检查进行肺癌筛查。LDCT对于早期肺癌的筛查具有重大意义。LDCT能明显增加肺癌(尤其是Ⅰ期肺癌)的检出率,同时降低肺癌相关死亡率。调查显示,与未筛查人群相比,LDCT筛查的Ⅰ期肺癌检出率提高了4.73倍(OR:5.73,95%CI:3.37~9.76),而肺癌相关死亡率降低了24.0%(OR:0.76,95%CI:0.66~0.88)。界弟:如何降低肺癌发生风险?张真发教授:降低肺癌发生,主要在于以下几方面:1.不吸烟,减少二手烟和厨房油烟等摄入;2.减少职业暴露和大气污染;3.合理的体育锻炼,新鲜蔬菜和水果摄入等。

有奖问答

老李今年55岁了,他从20岁开始吸烟,每天抽一包,虽然3年前戒烟了,但是依旧害怕自己罹患肺癌。目前他无任何不适症状,且否认其他疾病史。他想知道自己应该用什么手段进行肺癌筛查。您会如何推荐?请在评论区回复。

(回答正确且点赞10者,将有精美礼品相送哦~)

专家简介

张真发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医院肺部肿瘤外科行政主任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胸心外科分会胸腔镜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胸外科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理事天津市医学会胸外科分会常务委员天津市医学会肿瘤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参考文献:[1]赫捷,李霓,陈万青,等.中国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北京)[J].中华肿瘤杂志,,43(3):-.DOI:10./cma.j.cn-0119-.

本文首发:医学界肿瘤频道

本文作者:Sunny

本文审核:张真发教授

责任编辑:Sharon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End-

点击“阅读原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z2sw.net/jbby/68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