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pf.39.net/bdfyy/zqbdf/181213/6712021.html
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驱动基因阳性患者可以使用对应的靶向药物,疗效相对确切。而对于NSCLC的免疫治疗来说,又有哪些最新进展?在第六届中国·沈阳恶性肿瘤综合治疗高峰论坛上,大连医院肿瘤科主任刘基巍教授就NSCLC免疫治疗相关话题进行了解答。
免疫治疗的适用群体
NSCLC治疗已经进入精准诊疗的时代。对于存在EGFR、ALK、ROS1突变等明确驱动基因的患者可使用靶向治疗。当一部分患者出现耐药后,还须进行二次基因检测。免疫治疗重点针对基因突变阴性的患者,例如EGFR阳性患者在使用一代或二代靶向药物耐药后,经检测没有TM突变,可以选择免疫+化疗。目前正在进行相关临床试验,结果公布之后有望改变临床实践。免疫治疗的相关标志物
目前,PD-L1是NSCLC免疫治疗的主要生物标志物,PD-L1高表达(>50%)时,可以单用PD-1抑制剂。
在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中,CheckMate-研究显,肿瘤突变负荷(TMB)可能是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高度微卫星不稳定(MSI-H)/错配修复缺陷(dMMR)是一个泛癌种生物标志物,无论哪一种肿瘤,只要存在MSI-H/dMMR,就可以应用免疫治疗。
因此,对于免疫治疗的生物标志物,应建立一个预测模型以指导更加精准的用药方案。精准诊断检测先行
精准诊断是精准治疗的前提,检测要先行。目前来看,二代测序(NGS)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检测一些未知的突变,特别是人们发现越来越多会影响疗效的共突变。在精准治疗的前提下,如果能在每个诊疗阶段跟踪整个肿瘤基因的变化,无论对临床治疗或研究,都很有意义。
MED24医学传媒面向广大医生及医学生,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医学视频资讯平台。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