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前沿写在WCLC后,奥

北京哪个治白癜风医院最好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第21届世界肺癌大会(WCLC)已缓缓落下帷幕,多项临床试验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结果,其中最亮眼的当属靶向治疗版块早中期肺癌的新辅助/辅助治疗,毕竟越早从靶向治疗中获益,就越能无限触达肺癌的治愈。

目前,主流的EGFR突变和三代EGFR-TKI奥希替尼相关研究一直在持续探索,名声在外的ADAURA研究就在本届WCLC更新了最新数据,一扫RADIANT等研究的失败[1]的阴霾,夯实了EGFR-TKI在肺癌辅助治疗中的地位。

永不转移的焦点,奥希替尼收获辅助疗法认定

年新年交替之际,奥希替尼就再次成为肺癌患者视野中的焦点。一方面,是在国内再次被纳入医保,增加了一线治疗的适应症;另一方面,FDA批准其作为首个辅助疗法(adjuvanttherapy)治疗携带EGFR19外显子缺失或21外显子LR突变的NSCLC患者[2]。

辅助疗法获批基于ADAURA研究,在纳入的ⅠB-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治疗中,结果均显示出具有统计学差异和临床意义的无疾病生存期(DFS)获益[3]:奥希替尼治疗组2年的DFS率为89%,标准治疗(术后安慰剂)组仅为52%。

本届WCLC对该数据予以了更新:奥希替尼治疗组2年的DFS率仍保持89%,安慰剂组则为58%[4]。在ⅠB期患者中,虽然不如Ⅱ期和ⅢA期带来的DFS那样显著,奥希替尼组相对于安慰剂组具备一定的DFS获益(HR=0.38,95%CI:0.15~0.88)。

接受或不接受辅助化疗患者的DFS(总体人群)

接受或不接受辅助化疗患者的DFS(ⅠB期患者)

版NCCN非小细胞肺癌指南很快对此做出相应,推荐奥希替尼作为ⅠB-ⅢA期EGFR突变术后患者辅助治疗,并且接受过辅助化疗或不耐受化疗的患者都可以使用。

版NCCN非小细胞肺癌肺癌指南

至本数据:中国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频率为47.6%

目前,奥希替尼在中国当前最新的医保支付范围是:

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19外显子缺失或21外显子LR置换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

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时或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并且经检验确认存在EGFRTM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成人患者的治疗;

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了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肺癌仍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首位的癌种。EGFR突变是NSCLC最常见的驱动基因,主要集中在18-21号外显子。大约17%的NSCLC患者发生EGFR突变,中国等亚洲国家突变概率高达30%以上[5]。TKI抑制剂是治疗EGFR突变NSCLC的标准选择,但患者易出现耐药后疾病进展,其中最常见的耐药突变TM约占5.9%。

至本数据显示:中国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频率为47.6%,少见突变约占20.6%。

奥希替尼的问世,一定程度上克服了TM的获得性耐药,并以其卓越的疗效和安全性成为TM阳性患者的首选疗法。从二线到一线再到辅助治疗,尤其EGFRTM突变的医保用药门槛移除后,奥希替尼在肺癌治疗领域已将一二代EGFR-TKI甩开了几条街,从疗效到价格,奥希替尼无疑是EGFR突变患者的最优选择。

多元探索,多元发现

EGFR-TKI的耐药机制复杂,究竟是EFGR基因自身突变,还是其他靶向基因突变,又或是病理类型转化,通过NGS技术,尤其是大panel检测,可以有效鉴别出传统检测方法难以发现的罕见突变,精准指导临床后续用药策略,为患者谋求最大程度的获益。

1EGFR-TKI耐药机制

医院张力教授团队方文峰教授、医院古伟光教授团队联手至本医疗科技,对例晚期NSCLC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分析,探究了PI3K-AKT-mTOR通路激活下的EGFR-TKI耐药机制及疗效预测。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TranslationalLungCancerResearch[6]。(点击查看研究分析)

研究结果发现,使用一二代EGFR-TKI的患者,TM突变是引起耐药的主要原因;使用三代EGFR-TKI的患者,未知原因引起的耐药占比最多,其次是CS和PI3K。不过,何种形式的EGFR突变(包括19外显子缺失、LR等)以及使用几代EGFR-TKIs,与PI3K-AKT-mTOR通路相关基因变异并无显著关联。

究其原因,可能是:

1)依维莫司对mTORC1蛋白复合物更具选择性,但对mTORC2复合物的影响则很小,单独抑制mTORC1可能激活mTORC1负反馈回路,导致AKT激活;

2)PI3K-AKT-mTOR通路的激活与MAPK通路等其它信号通路在某些层面上相互作用;

3)患者无法耐受药物毒性等副作用。

2TM胚系突变与家族遗传性

近期,医院肿瘤內科商琰红教授团队与至本医疗共同在TheOncologist上发表了一则案例,显示奥希替尼对携带种系TM突变的腺鳞癌的疗效显著,无进展生存期(PFS)超过30个月[7]。商教授还就该研究在第4届InternationalSampleTreatment大会上发表了线上主题演讲。

在对该患者家族成员进行基因检测,发现其中5人均携带TM突变,且在后期随访过程中均诊断为肺癌,经奥希替尼治疗均获益。这为EGFRTM胚系突变与家族遗传性肺癌的相关性提供了证据。

值得一提的是,该研究也是首次基于唾液样本检测TM突变的临床研究。二代测序的临床应用可以最大限度地辅助精准医疗,为癌症患者带来临床获益,唾液样本的基因检测则为胚系突变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无创、便捷的方法。

3EGFR突变与免疫标志物

AACR年会期间,商琰红教授与至本医疗合作的探索EGFR基因突变类型与免疫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点击查看研究内容)。使用至本元溯检测分析例NSCLC患者的组织和外周血样本,发现:

60%的患者携带EGFR基因变异。

EGFR基因变异与较低TMB和PD-L1低表达显著相关。

携带EGFRGX基因变异患者的TMB相对EGFR敏感突变患者要高。

参考资料:

[1]Kelly,K.etal.AdjuvanterlotinibversusplaceboinpatientswithstageIB?IIIAnon-smallcelllungcancer(RADIANT):arandomized,double-blind,phaseIIItrial.J.Clin.Oncol.

[2]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z2sw.net/jbby/61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