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肿瘤的中药选择一食管癌

1、石见穿

石见穿

  石见穿(《纲目》)

  月下红(《苏州本产药材》),华鼠尾草、乌沙草、黑面风、大发汗(《广西中兽医药植》),石打穿、石大川(《全展选编·妇产科》)。

  为唇形科植物紫参的全草。

 紫参,又名:小丹参.一年生草本,直立或在基部下倾,高20~70厘米。花期7~8月。果期9~10月。生长在路边、山坡上。分布华东、湖北、四川、广西、广东、湖南等地。

  夏至到处暑间采收。

  全草含甾醇、三萜成分、氨基酸。根含水苏糖。

  《苏州本产药材》:"苦辛,平。"

  石见穿的功效与作用

  治噎膈,痰喘,肝炎,赤白带,痈肿,瘰疬。①《纲目》:"主骨痛,大风,痈肿。"②《苏州本产药材》:"治噎膈,痰饮气喘。"③《江苏药材志》:"治瘰疬。"

  石见穿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或捣汁和服。

石见穿的临床应用

  ①治疗急、慢性肝炎取紫参2两,或加糯米稻草1两,水煎两次,煎液合并加红糖半两,两次分服(儿童减半)。治疗例,治愈例,进步33例,无效22例。其中急性例,治愈例,平均治愈日数36天;慢性36例,治愈24例。②治疗赤白带下取石打穿2两,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5~7天。治疗多例,有效率80%。

2、急性子

[出处]《救荒本草》。

英文名:GardenBalsamSeed

[中药材学名]SemenImpatientis。

凤仙花子,染指甲花子,透骨草[江苏]、凤仙花、指甲花

本品为凤仙花科植物凤仙花ImpatiensbalsaminaL.的干燥成熟种子。

一年生草本,高约60~80cm。茎粗壮,肉质,常带红色,节略膨大。叶互生,披针形,长6~15cm,宽1.5~2.5cm,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锐锯齿;叶柄两侧有腺体。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主产江苏、浙江、河北、安徽、山东。

秋季采收尚未开裂的成熟果实,打出种子,除去果皮及杂质,晒干,置干燥处。

本品呈椭圆形、扁形或卵圆形,长2~3mm,宽1.5~2.5mm。表面棕褐色或灰褐色,粗糙,有稀疏的白色或浅黄棕色小点。种脐位于狭端,稍突出。质坚实,种皮薄,子味灰白色,半透明,油质。无臭,味淡、微苦。

含十八烷四烯酸(parinaricacid)、凤仙甾醇(balsaminasterol)、α—菠甾醇(α—spinasterol)、β—谷甾醇、槲皮素二糖甙、槲皮素三糖甙等。

微苦、辛,温;有小毒。归脾、肝经。

破血消积,软坚散结。用于经闭,积块,噎膈,外疡坚肿,骨鲠在喉等症。

3~4.5克。

孕妇慎用。

全草在南方地区作透骨草用。

急性子的临床应用

①治月经困难:凤仙子三两。研细蜜丸。一日三回,每回一钱,当归三钱煎汤送服。(《现代实用中药》)

②产难催生:风仙子二钱。研末,水服,勿近牙。外以蓖麻子,随年数捣涂足心。(《濒湖集简方》)

③治胎衣不下:凤仙子炒黄为末,黄酒温服一钱。(《经验广集》)

④治小儿痞积:急性子、水红花子、大黄各一两。俱生研末。每味取五钱,外用皮硝一两拌匀,将白鹁鸽(或白鸭)一个,去毛屎;剖腹,勿犯水,以布拭净,将末装入内,用绵扎定,砂锅内入水三碗,重重纸封,以小火煮干,将鸽(鸭)翻调焙黄色,冷定。早晨食之,日西时疾软,三日,大便下血,病去矣,忌冷物百日。(《孙天仁集效方》)

⑤治噎食不下:凤仙花子,酒浸三宿,晒干为末,酒丸绿豆大。每服八粒,温酒下,不可多用。(《摘元方》)

⑥治骨鲠:金凤花子,嚼烂噙化下。无子用根亦可,口中骨自下,便用温水灌漱,免损齿。鸡骨尤效。一方擂碎,水化服。(《世医得效方》)

⑦牙齿欲取:金凤花子研末,入砒少许,点疼牙根取之。(《摘元方》)

⑧治单、双喉蛾:白金凤花子研末,用纸管取末吹入喉内,闭口含之,日作二、三次。(《闽南民间草药》)

⑨治肾囊烂尽,只留二睾丸:取凤仙花子和甘草为末,麻油调敷,即生肌。(《岭南采药录》)

⑩治跌打损伤,阴囊入腹疼痛:急性子、沉香各五分。研末冲开水送下。(《闽东本草》)

3、黄药子

黄药(《日华子本草》),黄药根(《开宝本草》),木药子、大苦(《纲目》)。

《本草图经》

为薯蓣科植物黄独的块茎。夏末至冬初均可采挖,以9~11月产者为佳。将块茎挖出,去掉茎叶,洗净泥土,横切成厚约1~1.5厘米之片,晒干。

半干燥块茎含蔗糖约22.5%、还原糖0.69%、淀粉2.5%、皂甙、鞣质。还含黄独素B,CB,C)与薯蓣皂甙元。野生的含黄独素A,B,C。南京市售商品中不含薯蓣皂甙元但含一种熔点为~℃的结晶,含量0.2%。云南师宗样品含薯蓣皂甙元1.69%,楚雄、丽江、蒙自、车里之样品含量甚微。印度产黄独只含痕迹的皂甙,而巴西产的块茎含皂甙5.77%。

苦,平。

①《日华子本草》:"凉。"

②《开宝本草》:"苦,平,无毒。"

③《滇南本草》:"性大寒,味苦。"

《本草经疏》:"入手少阴、足厥阴经。"

凉血,降火,消瘿,解毒。治吐血,衄血,喉痹,瘿气,疮痈瘰疬。

①《开宝本草》:"主诸恶肿疮瘘,喉痹,蛇犬咬毒,取根研服之,亦含亦涂。"

②《纲目》:"凉血,降火,消虞,解毒。"

③《江苏植药志》:"治腰酸痛。"

内服:煎汤,1.5~3钱。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本草经疏》:"痈疽已溃不宜服,痈疽发时不焮肿、不渴、色淡、脾胃作泄者,此为阴症,当以内补为急,解毒次之,药子之类宜少服,止可外敷。"

黄药子临床应用

①治吐血不止:黄药子(万州者)一两,捣碎,用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热服。(《圣济总录》黄药汤)

②治吐血:真蒲黄,黄药子等分。用生麻油调,以舌舐之。(《百一选方》)

③治鼻衄不止:黄药子一两,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煎阿胶汤调下。良久,以新汲水调生面一匙投之。(《圣济总录》黄药散)

④治疮:黄药子四两,为末,以冷水调敷疮上,干而旋敷之。(《简要济众方》)

⑤治天泡水疮:黄药子末搽之。(《濒湖集简方》)

⑥治缩脚肠痈,干黄独一两,煎服。不可多用。(《浙江民间草药》)

⑦治缠喉风,颐颔肿及胸膈有痰,汤水不下者:黄药子一两,为细末。每服一钱,白汤下。吐出顽痰。(《扁鹊心书》黄药子散)

⑧治热病、毒气攻咽喉肿痛:黄药一两,地龙一两(微炙),马牙消半两。上药捣细罗为散,以蜜水调下一钱。(《圣惠方》)

⑨治瘿气:黄药子一斤,浸洗净,酒一斗浸之。每日早晚常服一盏。忌一切毒物及不得喜怒。(《斗门方》)

⑩降气治胃痛:黄药(炒过)、陈皮、苍术、金钱草各二钱,土青木香一钱五分。研粉服或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⑾治鱼口,腰膝疼痛:黄独根五至八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⑿治睾丸炎:黄独根三至五钱,猪瘦肉四两。水炖,服汤食肉,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⒀治扭伤:黄独根、七叶一枝花(均鲜用)各等量,捣烂外敷。(《江西草药》)

⒁治腹泻:黄药子研末,每次一钱,开水吞服。(《贵州草药》)

⒂治疝气、甲状腺肿、化脓性炎症:黄药子根五钱至一两。水煎服。(《云南中草药》)

⒃治瘰疬:黄独鲜块茎二至三两,鸭蛋1枚。水煎,调些酒服。(《福建中草药》)

⒄治百日咳。黄药子三至五钱。冰糖为引,水煎分三至五次服。(江西《草药手册》)

4、石上柏

大叶菜、梭罗草、地梭罗、金龙草、龙鳞草、地侧柏、虾麻叶、锅巴草、岩青、岩扁柏、过路蜈蚣、大凤尾草、地柏草

药材基源:为卷柏科植物深绿卷柏的全草。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m的林下湿地、溪边或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含大麦芽碱-O-α-L-吡喃鼠李糖甙(hordenine-O-α-L-rhamnopyranoside),N-甲基酪胺-O-α-L-吡喃鼠李糖甙(N-methyltyramine-O-α-L-rhamnopyranoside),(E)-大麦芽碱-(6-O-肉桂酰-β-D-吡喃葡萄糖基)-(1→3)-α-L-吡喃鼠李糖甙[(E)-hordenine)-(6-0-cinnamoyl-β-D-glucopyranosyl)-(1→3)-α-L-rhamnopyranoside](E)-大麦芽碱-[6-O-(4-羟基肉桂酰)-β-D-吡喃葡萄糖基]-(1→3)-α-L-吡喃鼠李糖甙

本品所含生物碱对小鼠肉瘤S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将石上柏制剂给实验性肝癌小鼠灌胃,连续给药12天,对肿瘤虽无抑制作用,但能明显延长动物的生存天数。解剖后发现,用药组动物肾上腺皮质囊状带肥大,脑、心、肺和肾组织正常。石上柏水提取物对小鼠的逆病毒反转录酶和人DNA聚合酶有抑制作用,对反转录酶的50%抑制浓度(IC5O)为10μg/ml,对DNA聚合酶的50%抑制浓度(IC50)为9.0μg/ml。另有实验证明,从石上柏中提取的一种酸性物质具有细胞毒活性。

甘;微苦;涩;凉;淡;温

清热解毒;祛风除湿。主咽喉肿痛;目赤肿痛;肺热咳嗽;乳腺炎;湿热黄疸;风湿痹痛;外伤出血

内服:煎汤,10-30g,鲜品倍量。外用:适量,研末敷;或鲜品捣敷。

石上柏片(治癌片)石上柏g。上药洗净,加水煎煮2次,每次各3h,合并煎液,过滤,浓缩,加乙醇至含醇量为80%,静置24h,过滤除去沉淀物,滤液回收乙醇,再浓缩成膏状,加入适量淀粉使成软材,制粒,干燥,压片。制得片,每片含原生药0.3g。功能清热解毒,抗癌。用于绒毛膜上皮癌、肺癌、咽喉癌及消化道癌症。口服,成人每次7片,每日3次。

5、菝葜

金刚藤、铁菱角、马加勒、筋骨柱子、红灯果

百合科菝葜属植物菝葜SmilaxchinaL.的根状茎。其叶也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或用盐水浸泡数小时后蒸熟,晒干。夏季采叶,晒干。

甘、酸,平。

祛风利湿,解毒消肿。根状茎:治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胃肠炎,痢疾,消化不良,糖尿病,乳糜尿,白带,癌症;叶:外用治痈疖疔疮,烫伤。

根状茎1~2两;外用叶适量,研末调油外敷。

《全国中草药汇编》

治疗癌肿

取菝葜根块洗净、切片、晾干,每日用干品0.5~1斤浸入6~7斤水中,1小时后用文火煎煮3小时去渣,加入肥肉1~2两再煎1小时,约得煎液毫升,于1日内多次饮服。适用于胃癌、食管癌、直肠癌、乳腺癌、宫颈癌、鼻咽癌,其中以胃癌和食管癌效果较好。具有增进食欲、减少呕吐、疏通狭窄食管,以及利尿消肿、增强体力、提高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和一定的止痛安眠作用。据例(病情轻重不一)的观察,约45%的患者可获得近期疗效,症状缓解;个别病例可获得根治;有的控制1年多,没有症状;少数病例肿瘤缩小,但多数未见变化。本品对脾胃虚寒体质者较为适宜;此类病人服药后,感到胃肠舒适,胀气减轻,食量增加,食道癌患者粘液涎沫明显减少。反之阴亏偏热体质者,服后常易引起口干、烦躁、便秘、尿赤、口粘膜破溃,或便血、胃肠道出血。故对应用放射治疗后引起的一系列热性反应不宜应用。实践中观察到,本药对消化道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对肠道粘膜发炎的充血、水肿有收敛作用。因此,应用于宫颈癌放射治疗后的直肠结肠反应,出现粘液血便者,有良好效果。由于本品含有皂素及鞣酸等杂质,对胃肠道粘膜有一定的刺激性,所以加用猪肉同煎以中和皂素及杂质,以免刺激胃肠引起恶心、呕吐。

6、葵树子

来源

本品为棕榈科植物蒲葵Livistonachinensis(Jacq.)R.Br.的干燥成熟果实。

生态环境:栽于庭园或宅旁,本种在广东新会县栽培较多。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南部。

性味:涩,平。

止血,抗癌。用于血崩,外伤出血,食道癌,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白血病。

止血6~9g,抗癌50g。用时捣碎。

炮制:将原药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筛去灰屑。性状:本品呈橄榄形,长1.5~2.5cm,宽1~1.5cm。表面黑褐色,具不规则细纵皱纹,可见1至3条纵向细棱,一端具果柄痕。质坚硬。敲开外壳,内面为黄色硬质种皮,可与外皮剥离。种子一枚,极坚硬,难粉碎;切面乳白色,角质。气微,味涩。功效:本品为棕榈科植物蒲葵的干燥成熟果实。用于血崩,外伤出血,食道癌,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白血病。

7、石打穿

仙鹤草、龙芽草、脱力草、狼牙草、金顶龙牙、黄龙尾、毛脚茵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龙牙草AgrimoniapilosaLedeb.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割,除去杂质,干燥。

除去残根及杂质,洗净,稍润,切段,干燥。

苦、涩,平。

归心、肝经。

收敛止血,截疟,止痢,解毒。用于咳血,吐血,崩漏下血,疟疾,血痢,脱力劳伤,痈肿疮毒,阴痒带下。

6~12g。外用适量。

全草含仙鹤草素、仙鹤草内酯、鞣质(为焦性儿茶酚鞣质、没食子鞣质等)、甾醇、有机酸、酚性成分、皂甙等。根含鞣质8.9%,茎含鞣质6.5%,叶含鞣质16.4%。茎、叶还含木犀草素-7-β-葡萄糖甙和芹菜素-7-β-葡萄糖甙。

抗肿瘤作用

全草的乙醇提取物对小鼠肝癌皮下型的肿瘤抑制率达50%以上。

鹤草酚对小鼠肉瘤-37也有抑制作用。

王祥麒教授坐诊时间:每周二、四、六上午;诊室

查房时间:每周一、三、五上午;肿瘤科病房(8号楼3楼)

工作室咨询;-

                







































生姜能治白癜风吗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个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z2sw.net/jbjc/37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