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地区替吉奥治疗肺癌研究替吉奥对比

研究背景

尽管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疗法已取得最新进展,但化疗仍然是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选择。

研究目的

本研究对比分析以5-氟尿嘧啶为基础的替吉奥作为二线或三线化疗方案与标准的多西他赛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差异。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开放性、Ⅲ期非劣效性对照临床试验,在中国(研究中心包括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肿瘤中心、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等)、日本、香港、新加坡和台湾的84个医疗中心开展。纳入的患者:(1)年龄≥20岁;(2)局部进展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3)ECOG评分≤2;(4)器官功能正常;(5)之前接受过≤2种的化疗药物,包括≥1种铂类基础化疗药物[如果患者接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kinaseinhibitor,TKI),吉非替尼/厄洛替尼,之后可以使用之前的三种药物];(6)所有的研究协议已得到各中心审查委员会的一致同意;(7)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患者按照1:1被随机分配接受替吉奥(体表面积S1.25m2,80mg/天;1.25≤S1.5m2,mg/天;S≥1.5m2,mg/天;d1–28,6周一疗程)或多西他赛(在日本60mg/m2,其他国家和地区75mg/m2,d1,3周一疗程)。

主要终点指标:总生存期(overallsurvival,OS;定义为从患者随机化开始到患者死亡的时间);

次要终点指标: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定义为从患者随机化开始到疾病进展或患者死亡);治疗失败时间(timetotreatmentfailure,TTF;定义为患者从随机化到疾病进展的最早日期、死亡或中止治疗)反应率(responserate,RR;定义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患者占总体最佳缓解患者的比例);

此外,根据实体瘤的反应评价标准1.1版,对可测量病灶的肿瘤反应进行评估;采用不良事件的共同术语标准第4版评估不良反应;根据欧洲肿瘤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量表(QLQ-C30)和肺癌特定量表(QLQ-LC13)测算患者在基线时以及每治疗6周后的自述生活质量状态。

研究结果

研究期间共纳入个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并被随机化,每组人,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均平衡。其中替吉奥组与多西他赛组分别有和人统计了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替吉奥组的中位疗程为2(范围1-27)个疗程,多西他赛组中位疗程为3(范围1-41)个疗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30.75个月。

替吉奥组与多西他赛组患者中位OS(12.75个月vs.12.52个月,HR=0.,p=0.)无统计学差异。HR值95%置信区间的上限在1.2以下,结果符合替吉奥非劣效于多西他赛。

图1总生存期曲线图(点击看大图)

替吉奥与多西他赛组患者在无疾病进展生存期方面无统计学差异(2.86个月vs.2.89个月,HR=1.,p=0.)。

图2无疾病进展生存期曲线图(点击看大图)

替吉奥与多西他赛组的中位治疗失败时间分别为2.66个月和2.56个月(HR=0.,P=0.)。替吉奥组反应率为8.3%,多西他赛组为9.9%。

相较于多西他赛组,替吉奥组的QLQ-C30生命状态评分明显获得改善。

图3两组患者QLQ-C30生命状态评分(点击看大图)

相较于多西他赛组,替吉奥组的QLQ-LC13量表在胸痛、呼吸困难、外周神经病变、脱发方面的得分更好。

图4两组患者肺癌特定量表QLQ-LC13状态评分(点击看大图)

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如表1所示。其中,替吉奥组3-4级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及发热性嗜中性粒细胞球减少发生率均低于多西他赛组(分别为5.4%vs.47.7%、1.2%vs.29.1%、0.9%vs.13.4%)。

表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点击看大图)

研究结论

替吉奥与多西他赛具有同等疗效,因此替吉奥可作为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二线或三线化疗选择。

参考文献

AnnalsofOncology.,28:–.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z2sw.net/jbjc/65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