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怎么治听听大师怎么说

  本病类属于中医学的“肺积”、“痞癖”、“咳嗽”、“咯血”、“胸痛”等范畴。如《素问·奇病论》说:“病胁下满气上逆......病名曰息积,此不妨于食。”《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肺脉....微急为肺寒热,怠惰,咳唾血,引腰背胸。”《素问·玉机真藏论》说:“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身热脱肉破胭。”《难经·论五脏积病》说:“肺之积日息贲。......不已,令人洒淅寒热,喘热,发肺壅。”以上这些描述与肺癌的主要临床表现有类似之处。宋代一些方书载有治疗咳嗽见血、胸闷胸痛、面黄体瘦等肺癌常见证候的方药。金元李东垣治疗肺积的息贲丸,所治之证颇似肺癌症状。明张景岳《景岳全书·虚损》说:“劳嗽,声哑,声不能出或喘息气促者,此肺脏败也,必死。”这同晚期肺癌的临床表现相同,并明确指出预后不良。《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所提到的“邪积胸中,阻塞气道,气不宣通,为痰,为食,为血,皆得与正相搏,邪既胜,正不得而制之,遂结成形而有块”,则说明了肺中积块的产生与正虚邪侵,气机不通,痰血搏结有关。

  国医大师周仲瑛验案2则

  验案1

  谢某,男,63岁。年10月9日初诊。

  年4月胸部CT检查发现右肺下叶有一圆形软组织影,边界清楚,周围有短毛刺,后经气管镜检查诊断为右肺鳞癌。于年4月14日行右中下肺叶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右肺下叶腺癌,右肺中叶,鳞癌,无淋巴结转移。术后切口愈合良好。同年8月11日始行EP方案化疗6个周期,同时给予止吐,升白药物及免疫调节剂。请周教授会诊,诊见:咽干口燥,五心烦热,夜间盗汗,干咳少痰,胸闷气短,疲乏无力。舌淡、苔黄腻,脉弦细。证属气阴两虛,痰热壅肺。治以清肺化痰,益气养阴,兼祛邪抑癌。处方:

  ①炙鳖甲、知母、炙僵蚕、生蒲黄(包)、泽漆、半枝莲各10g,天门冬、麦门冬、南沙参、北沙参、女贞子、山慈菇、枸杞子、苦参各12g,太子参、仙鹤草、旱莲草各15g,金荞麦根20g,炙蜈蚣2条。水煎服,每天1剂。

  ②口服西黄丸,每次3g,每天2次。

  二诊:服上方14剂后,胸闷缓解,体力渐增,但仍咯少量黄痰,无血丝及胸痛,舌淡红、苔薄稍腻,脉弦细。原方加天花粉、鱼腥草各15g,泽泻20g。

  三诊:服上方1月余,患者自感痰量明显减少,痰色转白,体重增加约3kg。继服原方加丹参10g,白茅根30g。后随症稍做加减,坚持服用中药至今,一般情况尚可,生活自理,定期来院检查,未发现远处转移灶,局部未见复发。

  肺癌是因虛而病,因虚致实,是一种全身属虚、局部属实的疾病。肺癌的虛以阴虚、气阴两虚为主,实不外乎气滞、血瘀、痰凝、毒聚等病理变化。治疗当以扶正为主,佐以抑癌,攻不宜过,补不宜滞,用药不可过于滋腻苦寒,要处处注意保护胃气。另外,肺癌治疗不可求速效,一方有效,就应守方继进。本方中天冬、麦门冬、南沙参、北沙参、太子参、知母、炙鳖甲、女贞子、旱莲草、枸杞子益气养阴,润肺生津以顾护肺胃;泽漆、山慈菇、金荞麦根、苦参、半枝莲等苦寒药物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炙僵蚕、生蒲黄、仙鹤草等咸寒药物祛瘀止痛,凉血通络以扰癌。全方共达扶正固本,抑毒抗癌之效。(宋长城,鞠敏,周仲瑛,周仲瑛教授治疗恶性肿瘤验案3则[J].新中医,,34(12):56-57)

  验案2

  计某某,男,73岁。年6月16日初诊。

  患者有长期吸姻史,年在右上肺查见肺空洞,按

  肺结核治疗。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史。初诊主诉:咳嗽痰中带血3月。年3月因痰中夹血,医院查为“肺鳞癌”,6月10日行γ刀治疗1次。目前稍有咳嗽,胸无闷痛,痰不多,偶有痰中带血,疲劳乏力,口干,食纳知味,寐尚可,二便正常。舌苔中后部黄腻、质暗紫,脉细滑。年5月9日CT显示:“右上肺肿块放疗后,与年3月29日比稍小,内部坏死明显,两肺感染,局灶性纤维化,局部支气管扩张,左下肺大泡”。诊断为:肺癌、代谢综合征。证属热毒痰瘀阻肺,气阴两伤。治当益气养阴扶正抗癌、化痰祛瘀解毒抗癌。处方:

  南北沙参各12g,太子参10g,天麦冬10g,天花粉10g,生薏苡仁15g,山慈菇12g,泽漆15g,猫爪草20g,肿节风20g,漏芦15g,仙鹤草15g,炙僵蚕10g,露蜂房,10g,鱼腥草20g,白花蛇舌草20g,狗舌草20g,地骨皮l5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年6月23日):患者咳减,痰少,未见出血,口干不显,无胸闷胸痛,食纳尚可,二便正常。舌苔中部黄腻舌质暗红,脉小滑。处方:

  年6月16日方加炙桑皮12g,羊乳15g,平地木20g。21剂,水煎服,每日1剂。

  三诊(年7月14日):近况平稳,咯痰不多,呈白色泡沫状,无胸闷痛,纳可,大便稍干。舌薄黄质暗有裂痕,脉小滑。

  原方加生黄芪12g,羊乳12g,平地木20g,桑白皮10g,去白花蛇舌草。14剂,水煎服,每日1剂。

  四诊(年7月28日):自觉症状不多,稍有痰,精神良好,大小便正常。舌苔中后部黄腻质暗紫,脉细滑。近日复查CT“原右上肺病灶较前缩小”。处方:

  年6月16日原方去地骨皮、狗舌草,加炙桑白皮12g,羊乳15g,生黄芪15g,平地木20g,龙葵20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五诊(年8月11日):自觉症状不多,不咳,咯痰少,胸不痛,食纳知味。舌黄薄腻,脉细滑。证属热毒瘀结,气阴两伤。处方:

  炙鳖甲12g,南北沙参12g,天麦冬各10g,太子参12g,生黄芪15g,仙鹤草15g,生薏苡仁15g,泽漆15g,山慈菇15g,蛇舌草20g,龙葵20g,半枝莲20g,炙僵蚕10g,漏芦15g,猫爪草20g,羊乳15g,鬼馒头15g,露蜂房10g,肿节风20g,每日1剂,水煎服。

  随访年,病情稳定。

  药用南北沙参、太子参、天麦冬、天花粉、生薏苡仁、仙鹤草、地骨皮以清肺益气养阴,山慈菇、泽漆、猫爪草、肿节风、漏芦、炙僵蚕、露蜂房、鱼腥草、蛇舌草、狗舌草清热解毒、化痰祛瘀、散结消癌,诸药合用,共奏扶正消癌之功。此后几诊,均在此法基础上加减运用,并在诊治过程中随时根据病情的变化调整扶正与抗癌的比重。尤其是在第五诊患者正气渐复、症状不多之际,加大祛邪消癌力度,加用炙鳖甲、龙葵、鬼馒头等解毒抗癌,显示周老在癌病的诊治过程中非常重视消癌,对肿瘤患者,但凡有消癌之机,绝不放弃攻邪之法,体现了“祛邪即是扶正”、“邪不祛,正更伤”的学术观点。

  患者长期吸烟,烟毒袭肺,肺热气燥,酿生癌毒,癌毒阻肺,耗伤气血津液,加之放射治疗,进一步损伤肺之气阴。结合舌脉,辨证为热毒痰瘀阻肺,气阴两伤。其病证特点,虚实夹杂,故治疗以益气养阴扶助正气,化痰祛瘀解毒抗癌为法。因脾胃运化功能尚正常,故拟解毒攻邪作为重点,并在诊治过程中随时根据病情的变化调整扶正与抗癌的比重。至第三诊患者正气渐复,遂进一步加大消癌力度,加用炙鳖甲、龙葵、鬼馒头等解毒抗癌,软坚散结。本案治疗重在扶正补虚与抗癌祛邪并举,扶正以益气养阴为法,清养平补、不壅不腻,祛邪以解毒为原则,化痰消瘀、攻不伤正,因此疗效显著。(王志英,叶放,周学平,过伟峰,郭立中,王旭,顾勤,周仲瑛。周仲瑛教授临证思辨特点概要(续).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3(2):69-73)

?版权申明:转载仅作观点分享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邮箱:

qq.







































北京医院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哪里的白癜风专科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z2sw.net/jbzd/10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