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的癌症发病率增长过快,癌症病人越来越年轻化,癌症已经成为人类生命的第一大类杀手。世界卫生组织专家预测如果没有有效的预防年全球每年新发病例将达到万,21世纪“癌症爆炸”时代即将来临。
病例最高的5种癌症分别为:肺癌、胃癌、食道癌、肝癌和直肠癌。尽管认知和技术都在进步,但癌症的治疗,依然是一个大难题。
早发现早干预,患者的治疗效果会好得多。而尽量减少患癌的风险,也是值得朋友们认真了解和切实行动的。
一,肺癌肺癌发生于支气管粘膜上皮亦称支气管癌。大量资料表明长期大量吸纸烟是肺癌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这可能与大气污染和烟尘中含有致癌物质有关。因此应该提倡不吸烟并加强城市环境卫生工作。
1.风险因素
90%肺癌与吸烟相关,二手烟、厨房油烟、氡气和空气污染也会增加患肺癌风险。
2.所以我们能做的是
戒烟,且要避免二手烟;在炒菜做饭时,打开抽油烟机,有效吸除油烟;在空气污染时,尽量减少外出,戴上口罩再出门。
3.筛查
推荐高危人群进行肺癌筛检: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胸部CT扫描。
肺癌高危人群的定义为:
1.年龄≥55岁,吸烟≥30包年,且戒烟未超过15年;
2.年龄≥50岁,吸烟≥20包年及有其他肺癌危险因素(如家族史、职业接触史等,但不包括二手烟)。
注:包年=每天吸烟包数×吸烟年数
二,胃癌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各类肿瘤的首位胃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40~60岁多见,男多于女约为2:1。
1.风险因素
食用腌制咸菜、霉变、烟熏、油炸食品与感染幽门螺杆菌等都会增加胃癌风险。
2.所以我们能做的是
少吃腌制熏烤及高盐食物,代之以新鲜蔬果;如有感染,需要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控制体重;别抽烟。
3.筛查
40岁以上人群可以每两年进行一次胃镜筛查。
三,食管癌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食管癌。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各国差异很大,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男多于女,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食管癌典型的症状为进行性咽下困难,先是难咽干的食物,继而是半流质食物,最后水和唾液也不能咽下。
1.风险因素
食管癌亲耐的人群和胃癌的亲耐人群较为相似,食用腌制咸菜、烟熏、油炸食品、抽烟喝酒以及烫热饮食都会增加患食道癌的风险。
2.所以我们能做的是
吃东西细嚼慢咽,少吃过烫的食物;不吃烂水果、发霉的粮食、少吃腌制食品、煎炸食品;戒烟、戒酒;均衡营养;重视食管疾病,如食管炎、息肉、贲门失弛缓症等的治疗。
3.筛查
目前没有常规筛查项目,如果有食管内异物感,胸骨后疼痛闷胀不适等,医院进行食管癌的筛查,如胃镜、食管钡餐、胸部CT检查等。40岁以上的高风险人群可以定期进行内窥镜检查。
四,肝癌肝脏恶性肿瘤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起源于肝脏的上皮或间叶组织,前者称为原发性肝癌,是我国高发的,危害极大的恶性肿瘤;后者称为肉瘤,与原发性肝癌相比较较为少见。
1.风险因素
病毒性肝炎,主要是乙肝和丙肝;大量饮酒或肥胖导致的肝硬化;发霉食物中的黄曲霉毒素。
2.所以我们能做的是
控制好肝炎,戒酒,不要吃霉变的食物。
3.筛查
目前没有常规筛查项目。如果出现不适,请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实际情况推荐相应的检查。接种乙肝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感染乙肝。
五,结直肠癌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癌肿的增大而表现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腹泻、腹泻与便秘交替、局部腹痛等症状,晚期则表现贫血、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仅次于胃癌、食管癌和原发性肝癌。
1.风险因素
高脂肪低纤维的饮食习惯、有结肠息肉病史或者家族里有人患上结直肠癌都会增加结直肠癌风险。
2.所以我们能做的是
健康饮食,适当多吃蔬果和粗粮,红肉、高脂食物的摄入则要少一些,定期筛查。
3.筛查
美国癌症协会推荐所有人都从50岁起,进行以下任何一项结直肠癌筛查:
每10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
每5年进行一次乙状结肠镜检查
每5年进行一次钡剂灌肠检查
每5年进行一次CT结肠成像检查
癌症筛查能为早期发现癌症提供线索,希望更多的朋友能够了解筛查和预防癌症的知识。除此之外,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戒掉不良嗜好,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癌风险。
韩姿娜生活专家提示:韩姿娜内衣,教你做健康女人......
韩姿娜品牌,卖的不仅仅是内衣,更多的是健康和对女性的爱......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