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肺部肿瘤外科接诊了一例肺部霉菌球患者。
患者女性,60岁,间断咯血伴胸闷5个月了,胸部CT提示左肺下叶空洞,最大直径约5cm,空洞内可见结节状高密度影,随体位改变。
肺部肿瘤外科主任医师陈钢结合患者病史及影像学表现,初步诊断为曲霉菌病。查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阳性,进一步明确诊断。
考虑患者肺部肿物空洞形成,伴有咯血症状,内部有真菌球,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为避免病变进展及反复感染,遂由陈钢主任主刀,在李昕和武毅主治医师的配合下对患者进行了电视胸腔镜左肺下叶切除术。手术顺利,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左上图为患者平卧位胸部CT,左肺下叶基底段可见囊性肿物,内部显示高密度影为曲霉菌球,靠近囊性肿物背侧;
右上图为患者左侧卧位胸部CT,其内部曲霉菌球因重力作用随体位变化到最低处;
左下图为患者切除后的左肺下叶;
右下图箭头所示为剖开后的囊腔,其内可见活动的黑色曲霉菌球。
医院肺部肿瘤外科陈钢主任医师,李昕主治医师和武毅主治医师在电视胸腔镜引导下为患者行左肺叶切除手术。
专家点评医院肺部肿瘤外科主任陈军教授介绍说,肺曲霉菌病是一种由曲霉菌引起的肺部疾病,慢性迁延可在肺部形成囊性包裹,内部形成活动的曲霉菌球,可随体位变化移动,CT表现会呈现“牛眼症”或者“新月症”。该病患者多因接触腐烂的赘生物如堆肥,或接触其他潮湿阴暗环境而致病。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或损伤时更易受到感染。患者多存在干咳、胸痛,或有咯血甚至大咯血等症状,病变严重时可有喘气、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胸部CT有助于该病的诊断,特殊检查组织培养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可确诊。
肺曲霉菌患者少见但并不罕见,对于慢性肺曲霉菌病、空洞形成、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手术治疗是一种更快,更好,更彻底的治疗方法。
医院肺部肿瘤外科医院肺部肿瘤外科在学科带头人周清华和陈军教授的带领下,具有治疗肺部良恶性肿瘤的丰富经验,特别是胸腔镜手术技术娴熟,伴随着胸腔镜手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应用胸腔镜辅助切除肺部病灶具有创伤小、痛苦少、康复快、可完全根治的特点,同时也为肺霉菌球患者带来了福音。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