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在纠结自己患了肺癌

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4439520.html

多巴胺先来和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事:

大约是半年前的某个夜班,刚过零点。

急诊室里来了一对夫妻,年龄都在三十岁左右,都穿着睡衣。

先是丈夫来到了急诊室,说自己的妻子在外面喘不过来气,想找一张轮椅去推妻子过来看病。

“喘不过来气”虽然是一种群众口中描述不准确的症状,却不能掉以轻心,毕竟在其背后存在着许多危急情况。

赶快带上转运病床和抢救箱来到不远处的停车场,只见患者正蹲在车门旁不停抽泣着。

他仔细查看后,她的确存在所谓“喘不气来”的症状,但却并无大碍。

实际上,这位医院的患者是因为过度通气、呼吸性碱中毒而导致了胸闷气喘、肢体麻木、不能行走了。

将病人推进急诊室,我问道:“病人有没有和谁吵架或者情绪激动过?”

丈夫直接给出了答案:“吵架没有,但这种情况最近两个月来已经发生了三次了。”

患者为什么会频繁出现过度通气、呼吸性碱中毒呢?

原来患者在事发前两个月被发现存在肺结节,虽然并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医生也没有开任何药物,只是让她半年后复查胸部CT即可。

但是,患者自己却越想越离谱,总是觉得自己即将患上了肺癌,自己即将要不久于人世,甚至产生了明显焦虑的情况。

事发当天,患者便是这种情绪再次发生,乃至深夜哭泣到过度通气、呼吸性碱中毒。

待患者症状有所缓解之后,我便试图开导劝解道:“肺结节不等同于肺癌,绝大多数肺结节病人并没有大碍。”

但是,患者却不肯放下心中的纠结,甚至强调道:“我不仅去过北京上海,而且也去过XX,找过XX医生,他可是权威,他让我观察一段时间。”

“是呀,医院,就连XX医生也看过了,有人告诉你是肺癌吗?有人给你开药吃了吗?有人要给你开刀了吗?既然他们都说没有大问题,那你何必要如此紧张呢?如果真的是肺癌,你还能坚持到现在却没有症状吗?”

道理很简单,患者却钻进了牛角尖里去,她的逻辑是:“就连XX医生都让我几个月后复查,那还不说明严重嘛?他可是这方面的权威。”

眼看解释不通,我只好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了:“那你就按照他的要求,到时间复查不就好了,况且你现在不是没有任何症状嘛!”

这个道理患者的丈夫早已明白了,但身在局中的患者却理不清了。

她不仅不愿意听我的解释,甚至掏出手机找到一些信息试图说服我。

就这样,我和这位深夜来到急诊的病人沟通了二十多分钟,幸亏期间急诊室里没有其他病人,否则的话我可能真的要对她置之不理了。

就算是这样,最后无奈的我还是说了一句狠话才打消她的疑虑,我告诉她:“从来不会有医生对病人做任何保证,但今天我就肯定告诉你,你现在没有任何问题,更加不会是肺癌,你现在需要做的是,就是老老实实等到时间后去复查。”

最后,安静下来后的病人终于在丈夫的陪同下又离开了急诊室。

对于这位患者来说,那一晚我不是急诊科医生,而是一位心理精神科专家了。

实际上,类似这位女性患者一样对肺结节过度担心的人并不是少数,甚至还有着更加极端的情况。

每一次遇见这样的病人,多巴胺都要费上一番口舌,甚至最好依旧没有任何效果。

下面这篇文章,便是关于肺结节的一些常见问题,多巴胺劝大家仔细看一看,也可以转发给身边的亲戚朋友,毕竟如今有肺结节的人太多了!

体检报告提示肺结节,总让人感到恐慌。作为每年平均要阅上万张肺结节片子的放射科医生,今天,好好来跟您叨叨有关于肺结节的这些事儿~

1、什么是肺结节?

肺结节并不是疾病名称,而是一个影像学术语。就是正常的肺组织内多出了一些较小的、局限的、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生理或病理性组织,在CT或胸片上显示类似结节的形态。

2、肺结节=肺癌?

肺结节不等于肺癌,90%的肺结节是良性的。

有研究指出,我国正常人群体检肺结节检出率为20%~40%。医院熊曾教授团队在湖南省实施的早期肺癌筛查项目数据显示,人工智能(AI)辅助薄层低剂量螺旋CT,使肺结节检出率明显提高,30~70岁体检人群肺结节检出率超过70%,但经过规范化培训的医生不会盲从AI的结果,而会给出恰当的结论。

事实上,最后病理确诊的肺癌患者仅为筛查总人数的1%~2%,90%的肺结节是良性的。

3、为啥要查肺结节?为何用低剂量螺旋CT?

早期肺癌常表现为肺结节,低剂量螺旋CT是目前公认的肺癌筛查的金标准,它能降低20%的肺癌死亡率,也是有效的肺结节检出工具,它能检出直径小于1cm的微小肺癌,检出的肺癌中80%为早期肺癌,早期肺癌患者术后十年生存率接近%,术后不需要放化疗、靶向治疗等高额的治疗手段。

胸片(左图)看不见肺结节,CT(右图)清晰地显示肺结节,最后证实该结节为肺癌

而胸片仅能发现直径大于13mm的肺结节,用胸片来发现早期肺癌,哪怕阅片经验丰富,水平很高的医生也难免漏诊肺内较小的病灶,“年年体检都正常,一发现肺癌就是晚期”的悲剧就易发生。

4、低剂量螺旋CT有辐射,不做可以吗?

我们建议应该做,指南推荐肺癌高危人群每年做一次肺部低剂量螺旋CT。

一次肺部低剂量螺旋CT的检查剂量仅为一年接受的天然本底剂量的1/3,对人身体几乎无损伤。很多人害怕X线的辐射,千方百计避免使用CT来筛查早期肺癌,不主动去检查,早期肺癌拖到晚期,丧失治疗机会,甚至失去宝贵的生命。

5、肺结节“长大了、增多了”,要不要紧?

CT报告肺结节“长大了”“增多了”,肯定要重视,却不一定是患了肺癌。

在实际工作中,最常见的情况是在A机构发现了肺结节,再到B机构复查,两个机构的CT报告结果不一致,报告显示结节的大小、数目发生变化。

CT报告肺结节在短期内“长大”、“增多”,最常见的原因是测量误差。只有在同一机型,同一扫描条件下,必要时可选择AI代替人工,尽量控制测量误差,对病灶进行观察,才能确定病灶是否真的增大或增多,做出较为准确的诊断。

6、怎样才能准确知道,肺结节是不是肺癌?

理论讲,只有拿到明确的组织学诊断才能确诊肺癌,也就是说需要通过手术、穿刺等有创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随着医师对肺结节认识的提高,CT、PET-CT等无创检查手段的诊断正确率也非常高了。比较典型的早期肺癌,CT也能确诊。

肺结节性质的判读不能自己上网搜索去判读,应该找负责任的专业团队为您解读结果。

7、肺结节如何科学定期随访?

医生阅读CT图像后,将肺内有阳性意义的结节(通常肺窗结节长径超过了5mm)分成良性结节、恶性结节与未定性结节。

未定性结节通常需要复查,复查的时间并不是机械性地定为3个月、6个月、一年等间隔,而是要测量病变的倍增时间(即病变体积增加一倍的时间)来评价病变变化的速度,根据病变直径或体积随时间的变化绘制病变的生长曲线等方法,观察病变的变化规律,明晰病灶的自然进程。

如果是恶性结节,要选择最恰当的时间进行手术,如果是良性或炎性结节,要避免“白挨一刀”。

让人担心不已的磨玻璃结节不见了

8、筛查发现的肺结节可能是肺癌,要不要紧?

研究显示筛查发现的肺癌80%为早期肺癌,绝大部分情况下,手术效果是非常好的,能接近治愈,不需要化疗、放疗及靶向治疗,甚至有一部分肺癌,因为生长十分缓慢,在科学的随访下,可以不需要做任何治疗,也可以观察8~10年没有什么变化。所以即使筛查发现肺结节可能是肺癌,只要科学管理,也无需过度紧张。

9、筛查发现的早期肺癌怎样处理?

手术依然是目前处理早期肺癌最有效的方法,术前有条件需要完善肺结节3D可视化检查,以争取切除更少的肺组织,保留更好的肺功能,需要强调肺康复理念,争取获得最佳的手术效果。

对于难进行手术处理的病例、多原发癌、高龄或机体情况不能做手术等情况,也可以使用射频消融术、立体定向放疗等方法来处理肺结节,设计得当,在合适的患者身上,这些方法也可以达到与手术相当的效果。

部分患者可以在严密监管的基础上科学随访,再选择在适当时期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处理。

看了上面这几条关于肺结节的知识点之后,你是否心中有了些底气呢?

综合来源:健康时报

急诊室内家属要求抢救,却被我拒绝:对不起,做不到!

病人的那条红腰带.

三个病人三种不同结局,医生告诉你,治这个要病争分夺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z2sw.net/jbzd/61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