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https://m-mip.39.net/woman/mipso_6329464.html
本文共计字
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左右两肺先后患上不同类型的肺癌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孙立崧遇上了。
“该怎么活怎么活啊,要不怎么办?”第一次得肺癌后,他成功抗过七年,通过锻炼,切了一页半的右肺功能恢复得让医生吃惊“这比正常人的肺都好。”如今他又遇上了第二次肺癌,正在准备抗过第二个七年。
据说,没问题。
“品烟专家”
孙立崧跟烟草打了一辈子交道。
他是烟台牟平人,少年时被招收到济南化工专科学校,毕业后第一次分配就进了济南烟厂。其后,山东省一轻厅供销公司、生产处的兜兜转转,最后又进入了山东省烟草公司。
在很多年的时间里,孙立崧管着全省烟草的生产和收购,还常常要充当香烟的评委,“一根烟抽几口,就能知道是哪个品级的。”
他给记者讲烟的制作,双手模拟着把烟抚平整处理的过程,“你得用小刷子把表面刷干净,去掉烟叶的两头……”那表情如同在描述一个用心养育多年的孩子。翻看他的相册,全是在世界各香烟产地考察的时刻,美国、墨西哥、泰国、意大利……
最有意思的是,在他这些照片里,八成以上孙立崧手里都夹着一根烟,无论是席地而坐摆满了奶茶的蒙古包,考察结束一群人欢乐钓鱼的泰国乡村,还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美国烟田……
孙立崧在美国、泰国和内蒙古考察
“他啊,最多的时候,一天三包烟都不够。”孙立崧的妻子陈秀珍说。
孙立崧回忆,自己抽烟最早可以追溯到十几岁;工作的那些年常常要熬夜写讲话稿和材料,闷在小屋里爬格子的时候,烟更是一根接一根,早上打开门,呛人的气味就扑面而来。
右肺患癌
年,老孙在干了十几年的烟草公司退下来。开始了闲适的退休生活,然而这份闲适在年出现转折。
那一年,孙立崧在单位体检后拿到一份报告,上写着:右肺不张。这是个什么毛病?医院进一步详细检查之后,结果显示右肺上有一个3.4×4.5厘米的结节,病理为鳞癌。
“那个肿瘤已经有鸡蛋那么大了。”孙立崧回忆说,最初的日子里恐惧很明显,毕竟在很多人的初认识里,癌症很接近那个最可怕的词。
医院进行了手术,主刀的是当时的胸外科主任王德江。手术后,王主任告诉他“一切良好,可以不用化疗。”但儿女们始终不放心,出院后又联系了化疗科大夫,进行了四个疗程的化疗。
一到三个疗程他勉强支撑,到第四个疗程,化疗反应终于激烈起来,恶心想吐,走路回家时浑身乏力,走一段需要歇很长时间。好在孙立崧体质很好,少年时在家乡干农活常常一干一整天,这给了他一个很好的底子。
四个疗程结束,差不多是确诊后半年的时间,孙立崧忽然发现,原本那种恐惧的感觉消失了。“就突然放松了,已经这么大岁数了,活多久算多久,活一天算一天,既然来了就面对吧。”他的脸上开始有了笑容。
“他啊,真的相对比较豁达,我觉得这是他能恢复的一个重要原因。”陈秀珍回忆说,老孙当初有一个同事,跟他差不多时间查出同样的肺癌,病情还更轻一些,但是迅速恶化了。“他当时害怕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去做检查的时候必须让老婆推着,医生说你不是能走吗,他说腿软,实际就是太害怕了。”
六年锻炼,为二次抗癌筑起防线
手术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年,孙立崧加入济南抗癌俱乐部,开始练习郭林气功。
“郭林气功实际就是一种有氧运动,讲究呼吸调节的同时让你做一些手部、全身的动作,最多的动作就是走路。”
那时孙立崧每天早上5点起来,到大明湖公园跟很多癌友一起锻炼,一直练到九点半,除了天气很不好几乎天天都去。“跟大家在一起,对心情也是一种调节。”
那些年里,孙立崧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癌友们。但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有两个人,一个在所有人平心静气的锻炼的时候,总在打电话谈生意,时而眉头紧皱,时而情绪激动,仿佛永远是忙忙碌碌;还有一个癌友,坚持锻炼了多年有一年突然不来了,后来才知道她那一年搬家又经历儿子高考,就断了对康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