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几天的重霾让全国人民喘不过气来,北京启动了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同时单双号限行、中小学停课,工地甚至停工…
PM2.5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微生物等),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
我们知道,在各种癌症中,肺癌发病率居首位;如能尽早发现并确诊,其治愈率可达到65%。在之前的内容中,我们详细地介绍了各种影像学技术,以及痰液细胞学检查等多种用于肺癌的检查方法。今天就让我们了解一种新的诊断技术——纤维支气管镜。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一种内窥镜技术,也是胸部疾病的一项重要诊疗项目。其可通过支气管镜检查气管、支气管腔内的异常情况,进而对病灶或可疑病变部位进行活检、刷检、获得组织及分泌物,进而进行细菌学及组织学化验检查。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不仅可以帮助诊断、确定病变部位、了解癌灶侵及支气管树时引起的多种异常改变,而且可以为外科手术方法的选择提供可靠理论依据,或进行局部病变治疗。
目前,纤维支气管镜检技术在肺癌的诊断、治疗中,已成为一种很重要的手段——对位于近端气道内的肿瘤,经纤维支镜筛检、活检的阳性率达到90—93%;对位于远端气道内的病变,而又不能经纤维支镜直接窥到的,可通过荧光屏透视引导下经纤维支镜进行病变肺组织活检术,诊断阳性率达25-65%;也可采用经支气管针刺吸引,获得组织液进行病理学检查;此外,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内膜染色后再行活检,以提高早期诊断的阳性率。
常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常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可以方便地钳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它对支气管内病变的诊断率达70%—%,对支气管周围病变的诊断率达40%—80%。
经纤维支气管镜进行肺泡灌洗: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向支气管和肺泡局部注入生理盐水,从而使更远的支气管和大面积的肺泡得到冲洗,以便能收集到肿瘤的脱落细胞。然后,通过细胞学检查对弥漫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荧光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其原理是在光增强电脑摄像机的拍摄下,利用正常组织和恶性肿瘤组织发出的荧光强度不同,来识别早期的癌变组织——一般来说,正常组织发出的荧光较强,恶性组织发出的荧光较弱,能够使许多没有临床症状的早期肺癌患者得到明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
目前影像学诊断仪器对肺部肿块的大小、部位能做出肯定诊断,但对肿块性质诊断较为困难,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合活检和刷片检查技术,可使肺部肿块性质诊断阳性率显著提高。除癌症外,该技术也可使许多隐藏在气管、支气管及肺内深部难以发现的疾病,在没有体表创伤的情况下得以诊断及治疗,让病人免除开刀手术之苦。
肿瘤说丨正知战胜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