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上,癌(cancer)是指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类。相对应的,起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统称为肉瘤。有少数恶性肿瘤不按上述原则命名,如肾母细胞瘤、恶性畸胎瘤等。一般人们所说的“癌症”习惯上泛指所有恶性肿瘤。癌症分为致癌、促癌、演进三个过程,与吸烟、环境污染与职业性、天然及生物因素、慢性刺激与创伤、医源性因素、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内分泌因素等密切相关。
世界癌症日是由国际抗癌联盟(UICC)于年发起的,活动时间定于每年的2月4日,旨在倡导新的方法促进各组织间的合作,加快癌症研究、预防及治疗等领域的进展,为人类造福。预防癌症和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是"世界癌症日"反复出现的主题。年2月4日是第19个“世界癌症日”,国际抗癌联盟世界癌症日主题延续往年“我们能,我能战胜癌症(WECAN,ICAN)”。
据《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统计数据,在中国,每年新诊断癌症病例万例,总死亡万例,相当于每分钟约8.2人确诊为癌症、约5.4人死于癌症,肺癌发病率、死亡率双率第一。联合国更预计全世界癌症死亡人数将继续上升,到年将超过万。
当代社会的医疗水平对于所有“癌”的治愈依旧无法实现,“癌症”依然被人们视为“绝症”,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已经研究出一些抵抗癌症的方法和药物治疗,虽然不能保证完全性治愈但也能给予癌症患者生的希望,我想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终究能够战胜癌症所带来的危害。
如何识别癌症早期症状,对于提高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我们将这些相关症状和体征称之为“征兆”或“警告”。
需要强调的是有了这些症状不一定就绝对是癌症,但一旦出现也是在医院进一步确诊。
咳嗽、咯血、胸痛——肺癌的相关征象
早期肺癌常常无明显症状,多数早期肺癌因体检发现。当病情发展到中晚期时,常出现刺激性干咳,痰中带血、胸痛、发热、气促等表现。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长期吸烟者、石棉工人等,肺癌的发病率较一般人高,需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推荐检查:胸片、低剂量螺旋CT、肺癌易感基因检测
高危人群:1.长期受环境污染,长期吸烟者、吸二手烟(被动吸烟)者;2.有毒工种(物理、化学致癌物等);3.慢性肺部疾病(肺结核、矽肺、尘肺等);4.人体内在因素(如家族遗传、免疫机能降低以及内分泌功能失调等)
上腹痛、食欲不振——胃癌的相关征象
胃癌起病隐匿,70%以上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逐渐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例如:上腹部饱胀不适或隐痛、反酸、嗳气、食欲减退等,多数患者以为是慢性胃炎或胃溃疡而忽视。因此,对于出现上腹部不适或隐痛等同时既往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史、喜食烟熏食物、患有慢性胃病及胃溃疡的患者,要及早入院检查并定期复查胃镜等。
推荐检查:胃镜检查、胃癌易感基因检测
高危人群:1.有胃癌、食管癌家族史者;2.有慢性胃炎,胃息肉,消化性溃疡病史;3.有不良饮食习惯者:如喜烫食、过酸、过辣等刺激性食物,喜食熏烤、煎炸、硬质食物;饮食无规律,暴饮暴食者;经常食用可能霉变食物等;4.大量饮酒,年龄40岁以上;5.精神压力大,长期抑郁、焦虑者
大便习惯改变、血便——结直肠癌的相关征象
结直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或仅感食欲不振、粪便潜血等,随着癌肿的发展,症状逐渐显现,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腹痛、便血、消瘦等。由于粪便与肿块产生摩擦易引起出血,常误认为是“痔疮”而延误诊治。若上述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经普通治疗后而不能缓解时也应及时入院诊治。
推荐检查:肠镜检查、肛门指诊检查、结直肠癌易感基因检测
高危人群:1.长期摄入高脂、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人群;2.40岁以上,长期摄入酒精、油炸食品等;3.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大肠腺瘤、家族性结肠腺瘤病、大肠息肉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者;4.有大肠癌家族史:家族性腺病性息肉病、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者;5.有排便出血、排便习惯改变、持续腹泻、便秘等应接受肠镜等其他检查
肝区疼痛,厌油、食欲不振——肝癌的相关征象
肝癌被称作“癌中之王”,超过一半的肝癌患者在发现时多处于中晚期。早期肝癌多无症状和体征,而且大部分肝癌患者本身就有肝炎或肝硬化,当出现肝区不适、胃口不佳等表现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肝癌发展速度很快,死亡率高。右上腹疼痛或不适多为肝癌的首发症状,可逐渐出现腹胀、食欲不振、腹部肿块、黄疸、消瘦等症状。在我国,大部分的肝癌与乙肝病毒感染有关,因此,对于这类人群,应该养成定期检查的习惯。
推荐检查:半年做一次相关检查,包括肝脏彩超、血清甲胎蛋白(AFP)
高危人群:1、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史;2、家族中已有确诊肝癌患者;3、30岁以上男性及长期酗酒者;4、脂肪肝、肝硬化病人;5、长期食用腌制、烟熏、霉变等食品者
吞咽哽噎感——食管癌的相关征象
早期食管癌症状往往不明显,容易被患者忽略。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胸骨后不适、吞咽时轻度哽噎感、异物感等,上诉症状可间断或反复出现,甚至长达数年。目前食管癌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早期发现食管癌,早期治疗可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命。
推荐检查:胃镜检查
高危人群:1、家族遗传史;2、爱吃烫食,爱喝烫茶;3、爱吃含致癌物亚硝酸盐的泡菜,常吃霉变、烟熏、麻辣食物
乳腺肿块、乳头改变——乳腺癌的相关征象
乳腺癌目前是我国女性发病率第一位的恶性肿瘤,成为女性的“第一杀手”,乳腺出现无痛性并进行性生长的肿块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一般单侧乳房的单发肿块较常见。病变进一步发展可使乳头扁平、凹陷乳房皮肤出现“酒窝征”、“橘皮样变”、乳房疼痛、腋窝淋巴结肿大等等。
推荐检查:乳腺彩超、腺钼靶检查
高危人群:1.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2.月经初潮过早(12岁)或闭经过迟(55岁)的女性;3.未生育、晚生育(第一胎在35岁以后)或不哺乳;4.有乳腺导管和小叶非典型增生;5.经常使用含有激素的制品
性交后出血——宫颈癌的相关征象
子宫颈癌好发生于40岁以上的妇女,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癌通常无特异性症状,常常在体检时发现。就诊时患者常常主诉为接触性出血,发生在性交后或妇科检查后,同时可有阴道分泌物增多,下腹坠胀等不适。对于持续的高危型HPV感染的患者更应接受定期妇科检查,及早就诊。
推荐检查:TCT(液基细胞学检测)、HPV-DNA(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检查发现高危型HPV阳性或TCT异常,可以做阴道镜检查,必要时取宫颈上的组织,做病理组织学诊断
高危人群:1、高危亚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引起宫颈癌的主要原因。其中HPV16、HPV18,约占宫颈癌的70%;2、性生活过早的妇女,多孕早产的妇女,自身有多个性伴侣或配偶有多个性伴侣的妇女;3、曾经患有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艾滋病毒感染或其它性病的妇女;4、吸烟、吸毒、营养不良的妇女;5、有宫颈病变(长期慢性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等)的妇女;6、有宫颈癌家族史者
腹痛、黄疸——胰腺癌的相关征象
胰腺癌患者在病变初期常无明显临床表现,表现为明确体征时常为进展期或晚期,预后极差。胰头癌患者可早期出现黄疸而就诊,胰体尾癌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出现腹痛、上腹饱胀、消瘦等症状。
推荐检查:彩超、CT或核磁共振
高危人群:1、长期吸烟、喝酒;2、慢性胰腺疾病患者;3、糖尿病患者
发热、贫血、紫癜——白血病的相关征象
白血病是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可有不明原因发热、疲乏、贫血、消瘦、肌肉或骨头疼痛等不适,还可有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可伴肝、脾、淋巴结肿大。若出现上述现象者,应当及早就医。
推荐检查:血常规
高危人群:1、长期或慢性接触某些化学试剂或药物者;2、先天性、遗传性疾病者;3、大量吸入装修污染气体者
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淋巴瘤的相关征象
表浅淋巴结出现无痛性、进行性肿大为淋巴瘤的早期信号,可伴有发热、乏力、瘙痒等不适。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长期发热、盗汗、体重减轻或无痛性的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医院进行检查以便明确诊断。
推荐检查:彩超、CT、查血、活检
高危人群:1、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长期过度疲劳者;2、经常处于电子辐射或射线环境者;3、经常使用劣质染发剂者,经常接触含苯或有机溶剂的化学制剂者。
预防:癌从口入
胰腺癌——“三高”食物要少吃
有“癌中之王”之称的胰腺癌是一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率高、治疗效果差。胰腺癌和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食物这“三高”食物“吃”得过多密切相关。
预防胰腺癌主要是少“吃”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食物,在饮食中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平时要杜绝暴饮暴食,减少胰腺的负担。
胃癌——别老吃剩菜腌菜
不良饮食是诱发胃癌的首位因素,天天吃剩菜或是爱吃腌制品,是不少胃癌患者最为后悔的生活习惯。
预防癌从口入,要均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腌制食物、发霉食物和剩菜。
肝癌——发霉食物落肚,当心肝癌“上身”
除了肝炎致癌外,很多人的肝癌都是“吃”出来的,主要是因为“黄曲霉毒素”和“酗酒”。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强致癌物,其毒性为氰化钾的10倍,为**的68倍,酗酒可引发慢性肝细胞损伤。
乳腺癌——爱吃肉和富含雌激素食物的要当心
高脂饮食与乳腺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胆固醇会增加妇女患乳腺癌的风险,长期大量摄取动物脂肪,会产生大量类雌激素及前列腺素样物质,而雌激素具有诱发乳腺癌的作用。
预防乳腺癌,日常饮食应保持清淡,注意荤素搭配,最好以素为主。多吃蔬果及粗纤维食物。
口腔癌——患者多半爱嚼槟榔、品烈酒、嗜酸辣
嚼槟榔、品烈酒、嗜酸辣、爱饮酒。口腔癌患者有六成具有以上特点。
食管癌——少吃“辣烫糙”、进食慢点
资料显示,我国是世界上食道癌的高发地。吃得“太烫”、“太辣”、“饮酒”是食管癌高发的重要原因。
预防食管癌,一方面要少吃“辣烫糙”食物,少喝过烫的热水,另一方面,进餐时要控制速度,提倡细嚼慢咽。
结直肠癌——太爱吃肉、排便难要小心
俗称大肠癌的结直肠癌是典型的“富贵病”,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引起大肠癌的主要原因是摄入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食物过多。
预防大肠癌,建议大家要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要求,多吃果蔬,并保持每天一次排便。对于便秘患者,除了要加强锻炼,也可通过健康饮食起到缓解症状的效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