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受不了了按这几处穴位就能治

李秋艳

摘自

《养心就是养命》

最近总听身边的朋友和同事说:“唉呀妈呀,心脏受不了了!”

我问怎么回事,原来大家都在猜希拉里和川普谁能笑到最后,从早上就开始盯着美国大选实时票数统计的网站看,隔一会儿就刷一下,大家原本不看好川普,但他的票数是节节攀升,大家就有点食不下咽了,恨不能飞身美国也给希拉里投上一票,唉,要我说,您犯得着吗?

等到一切尘埃落定,好不容易歇口气儿,热烈的气氛不降反升,您猜怎么着,大选再激烈,也在大洋彼岸呐,双十一可是要我们亲自上阵剁手的啊,于是大家又开始一片摩拳擦掌、挥刀练斧的,这个说今儿晚上熬夜,那个说明儿早上早起的,我说,您这作息不规律、饮食不调的,小心脏能受得了吗?更有甚者,一男子看见自己女友双十一的购物车里70多万的商品后,竟然引发心肌梗塞!

还别说,一年四季里,冬季心脏的发病率是最高的,往专业了说就是冷空气导致冠状动脉收缩,心肌缺血缺氧,所以容易引发心脏病。而且现在大家工作都这么忙,养成了晚上不睡,早上难起,不饿不吃,不撑不停等坏习惯,大家的心脏越来越脆弱了。近几年,已经有很多年轻有为的人倒在了心脏病的威胁下,所以我们平时除了多注意养心外,还要学一些快速缓解心脏不适的小妙招,下面小编就给您分享几个用时短、见效快、不费钱自己按按就有效的穴位。

1极泉穴:治疗心悸

极泉穴治心痛干呕,四肢不收。

——《铜人》

心悸可分为虚实两大类,心悸虚型患者常表现为气血不足,阴阳亏损等;而心悸实型患者常伴有上火、瘀血、口渴等现象。心悸一般虚实结合,两者都存在,所以会出现复杂的病症。

除了口服药物之外,有心悸症状的人还可以按压极泉穴,以缓解不适,对心脏起到保健作用。极泉穴在腋窝的顶点处,也就是腋窝的最深处,这里也是腋动脉搏动处。泉有泉眼之意,也就是说这里是心经的源头,心经从极泉穴开始,逐渐向下贯通至各个经脉。每当我们出现胸闷、喘气费力、心慌等症状的时候就可以按揉此穴位。

2太渊穴:保护心脏

咳逆烦闷不得卧,胸中满,喘不得息,背痛;痹逆气,寒厥急,烦心,善唾哕噫,胸满嗷呼,胃气上逆,胸痛;病温身热,五日以上,汗不出,刺太渊留针一时取之。若未满五日,禁不可刺也。

——《针灸甲乙经》

太渊穴属于手太阴肺经穴,位于手腕前区,桡骨茎突和舟状骨之间,腕横纹桡侧凹陷的位置。太渊穴不光对肺有很强的作用,对心脏也有非常重要的保护作用,尤其对心律不齐、心悸等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太渊穴所处的位置和把脉的位置很相近,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脉搏的情况来对此穴进行按揉。感觉脉搏跳动不稳定时,就可对太渊穴进行揉按,一般几分钟便可使脉搏恢复正常。心脏不好的人或者想养心的人每天均可按揉太渊穴,每次几分钟就能对心脏起到保健的作用。

3内关穴:缓解心律不齐

凡心实者,则心中暴痛,虚则心烦,惕然不能动,失智,内关主之。

——《千金要方》

心澹澹而善惊恐,心悲,内关主之。

——《针灸甲乙经》

导致心律不齐的原因有很多。一般来说,体内新陈代谢出现紊乱或者异常,可能就会导致心脏跳动不均匀;另外人们的情绪在严重波动及激动的时候,体内的内分泌系统会受到影响,也会出现心律不齐;此外一些心脏类疾病也会导致心律不齐,例如冠状动脉疾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还有我们食用的一些食物和药物中含有一些特殊物质,也会导致人体出现心律不齐,如有人饮咖啡、浓茶等就会出现心慌等症状。心律不齐包括心动过速、过慢和不规律,其中包括很多类型,如窦性心律不齐、室上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等。

内关穴的位置很好找,在前臂的内侧。我们将左手掌伸出,然后将右手三个手指并拢,把无名指放在左臂的腕横纹上,这时食指和手腕交会之处就是内关穴的位置。将右手拇指放在此穴位上,会感到有两根筋,而准确的内关穴就位于两根筋中间的位置。

内关穴对心脏类疾病和一些肠胃病都有很强的治疗作用,常揉按此穴位可以达到预防心脏病、缓解疲劳、安神镇定等功效,尤其对心律不齐、心悸、心绞痛等症状有特殊的效果。所以心脏病患者可以长期按压此穴位,并且不需要他人帮助,自己左右手轮换,每只手臂按压十分钟左右,每日按压2~3次即可。

4耳中穴:可治疗突发心绞痛

盖心窍本在舌,以舌无孔窍,因寄于耳,此肾为耳窍之主,心为耳窍之客。

——《医贯》

患者一旦出现突发性心绞痛,一定要第一时间就诊。最好在送医的过程中让患者在舌下含一片硝酸甘油。如果在户外,身上没有药物,最简单且有效的方法就是按揉耳中穴。

我们可以将患者放到安全的位置,让其身体放松,将头部垫高,让其平躺,然后就近找一根小木棍,用其末端按揉耳轮脚正中的位置,找到其最敏感的痛点,即是耳中穴。穴位找到以后,便可以用细木棍按压此处,用力要适中,而且速度要均匀,一般几分钟后心绞痛症状就会明显减轻,之后再按压就会消失。按压时可以采用两耳轮换按压,直到患者疼痛减轻或者消失为止。

5膻中穴:治心脏病、冠心病

在玉堂下一寸六分,直两乳间陷中,任脉气所发,仰而取之。

——《甲乙经》

膻中穴属任脉,是人体重要的穴位之一。此穴位还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的交会穴,也是宗气汇聚之处。膻中穴是心包经的募穴,也就是活肺脏之气皆汇于此,所以膻中又被称为气会。如果不好理解我们可以进行简单的比喻,膻中穴就好比古代皇上居住的深宫,位于整个宫廷最中央的位置,外面包围着层层大殿,而且每层都有相应的人进行把守。皇宫如若出现问题,那么外面宫殿的人都会汇聚于此,来保护皇上,不让他受到伤害。

所以说膻中穴有行气化瘀、宽心顺气、疏通经脉等作用。平时感到肺气不足,出现心慌气短时便可按揉此穴位;另外咳嗽哮喘、胸口疼痛时也可按压此穴位。

膻中穴的位置十分好找,它位于人体的正中线上,也就是人体两乳的正中间。我们自己就可以准确地找到这个穴位。人们平时所说的“心窝”,指的就是膻中穴。

有了这几个小妙招,双十二来了,您的小心脏也不怕了~~

以上内容摘自李秋艳的《养心就是养命》,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北京紫图图书出品并授权发布。

《养心就是养命》

本书主要从心脏在人体中的地位及与其他腑脏的关系、从细节辨识自己的心脏是否健康、不同年龄、体质的人群适合的养心方式、不同季节的养心方法、养心食谱、养心常识及误区、专家养心秘方等九个方面阐述普通人防治心脏病的正法窍门。道膳食调养?10处穴位按摩?运动塑形?日常保健?情绪调适,中医专家带你走出养心误区,分享从医二十年的养心心得及秘方。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本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z2sw.net/lcbx/77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