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据《中国环境报》报道,为应对气候变化,落实《巴黎气候变化协定》,年国家建立了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按国际惯例,这里的“碳”是指A.二氧化碳B.单质碳C.碳元素D.所有含碳化合物2.下列关于CO2性质和用途描述错误的是()A.CO2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B.CO2能从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C.CO2不溶于水D.CO2的固体(干冰)可作制冷剂3.关于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组成:都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分子构成也相同B.性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且都有毒C.用途:可以用来灭火,可以做化工原料D.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4.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能够制汽水,是因为二氧化碳极易溶于水B.二氧化碳能做气体肥料,是因为光合作用产生二氧化碳C.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它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实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5.下列关于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CO和C一定条件下都可将氧化铜还原为铜B.用CO2灭火只利用其物理性质C.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中毒D.CO2的排放会严重导致酸雨二、填空题:6.二氧化碳的循环:_____;_____;_____。7.二氧化碳的性质(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气体在加压、低温的条件下,会变成______色固体,俗称______,是一种常用的______。(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①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______。②一般情况下,不能供给呼吸在进入深井或深洞的底部之前,应先进行______来保证安全。③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水中,然后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然后将所得溶液加热又能观察到______,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④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该性质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⑤二氧化碳能与碳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8.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做有关气体的实验。(1)如图,甲同学将收集满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并轻轻振荡试管。①产生的现象是______。②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如图,乙同学将收集满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水槽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①______;②______。其中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9.一氧化碳中毒及其预防:(1)产生:碳的不充分燃烧;煤气泄漏;燃料的不充分燃烧。(2)中毒原理: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___________牢固结合使血液失去了___________能力,导致人体缺氧死亡。(3)预防:保持良好的___________和有效的排气。10.一氧化碳主要化学性质是_________性、_________性和_________性。它的主要用途是作_________和在冶金工业中作_________剂。11.一氧化碳中毒及其预防(1)碳燃烧不充分,生成一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2)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_________________。(3)在高温下,炽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4)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了输氧功能,导致人体缺氧中毒。三、科学探究题:12.课本中有如下实验: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分别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请认真观察、思考后,回答下列几个问题。(1)观察到纸花的颜色变化是:I________;II_____;III________;IV_______。(2)设计4个实验,进行对比能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_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____和_______都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1.A年国家建立了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这里的“碳”是指二氧化碳,故选A。2.CA、CO2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B、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g/L,约是空气的1.5倍,能从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故选项说法正确;C、CO2能溶于水,故选项说法错误;D、干冰升华吸热,可作制冷剂,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3.DA、CO和CO2的都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分子构成不相同,故A错误;B、CO和CO2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CO有毒,CO2没有毒,故B错误;C、CO具有可燃性,不可以用来灭火,CO2可以做化工原料,故C错误;D、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CO和O2点燃生成CO2,CO2和C高温生成CO,故D正确。故选D。4.CA、二氧化碳能够制汽水,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能做气体肥料,是因为光合作用要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能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可用于灭火,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D、由于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人在二氧化碳含量较高的地方会因窒息而死亡,因此人在进入这些地方前,先要进行灯火实验,并不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5.ACO和C都具有还原性,可以将氧化铜还原为铜单质,A选项正确;CO2不支持燃烧,可以灭火,属化学性质,B选项错误;澄清石灰水不吸收CO,不能防止中毒,C选项错误;CO2属于温室气体,主要导致温室效应,酸雨主要是由于S化物的排放,D选项错误;故选择A项。6.二光合作用燃烧呼吸二氧化碳和水在光合作用下生成有机物和氧气;动植物的呼吸、化石燃料的燃烧、微生物的分解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7.(1)无色、无味、气体比空气的密度大能溶于水白干冰制冷剂(1)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直接凝华成为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这种固体在常温下不经熔化就会直接变成气体,所以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致冷作用,这是由于干冰在常温下会迅速升华成为二氧化碳气体,同时吸收大量的热量,可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等;(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可总结如下:①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②一般情况下,不能供给呼吸;在进入深井或深洞的底部之前,应先进行灯火试验来保证安全;③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然后将所得溶液加热又能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成紫色,其发生反应的化8.9.(1)血红蛋白(2)输氧(3)通风(1)一氧化碳的产生途径有:碳的不充分燃烧;煤气泄漏;燃料的不充分燃烧。(2)中毒原理: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牢固结合使血液失去了输氧能力,导致人体缺氧死亡。(3)预防:保持良好的通风和有效的排气。10.可燃还原毒燃料还原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以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变成二氧化碳,火焰呈蓝色,放出大量的热(可用作燃料);一氧化碳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把金属从它们的氧化物中还原出来(工业上常用来冶炼金属);一氧化碳还具有毒性,极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失去携氧能力,造成生物体内缺氧,而发生中毒现象。11.12.(1)纸花变红纸花不变色纸花不变色纸花变红(2)稀醋酸碳酸二氧化碳水(1)I、稀醋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纸花变红;II、水显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纸花不变色;III、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故纸花不变色;IV、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纸花变红。(2)由以上分析可知,稀醋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二氧化碳和水都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