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7~9日,第十届国际胸部肿瘤西子论坛在美丽杭州的西子湖畔盛大开幕。
本次会议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浙江省抗癌协会主办,浙江大医院承办。在防疫抗疫的大背景下,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进行。逾百名业界知名的中外专家学者及中青年才俊齐聚一堂,在这一平台上围绕胸部肿瘤的热点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与交流,内容涉及胸外科微创手术技术、胸部肿瘤的综合治疗、国际化交流及肺癌多学科MDT讨论等多个领域。
开幕式:十年一剑,继往开来
伴随着《我和我的祖国》的悠扬曲调,历届西子论坛的难忘场景一一展现在与会者面前,同时也拉开了第十届论坛召开的帷幕。
十年磨一剑,在西子论坛连续进行的十届时间里,不仅论坛自身成长为胸外科的品牌学术盛会和重要交流平台,而且浙江大医院普胸外科也迎来了快速发展期,科室团队规模扩张至百人以上,学科建设和临床技术水平亦走在全国前列。
胡坚教授大会开幕式由会议执行主席、浙江大医院普胸外科主任胡坚教医院陈克能教授分别担任线下和线上主持。陈卫强副市长杭州市政府陈卫强副市长、浙江大医院陈作兵副院长、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胡崇高书记、中医院院长赫捷院士、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黄正明会长、中国胸外科肺癌联盟主席支修益教授、AATS主席ScottSwanson教授和ESTS秘书长HasanBatirel教授陆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陈作兵副院长、胡崇高书记、赫捷院士、黄正明会长、ScottSwanson教授、HasanBatirel教授在开幕式环节,大会举行了《国产医用内窥镜研发与应用》专著首发仪式。据了解,由胡坚教授牵头的「医用内窥镜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应用研究」项目获得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支持,项目研究成果为国产微创设备的研发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和发展方向,目前已顺利结题并获优秀结题评语。《肺癌防控倡议书》蓝皮书发布式此外,《肺癌防控倡议书》蓝皮书发布式也在同期举行,倡议书从环境保护、戒烟控烟、早诊早治、科普患教及精准诊疗五个角度提供了全面防控肺癌的建议,共促「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早日实现。主题报告:大咖云集,干货满满在会议主论坛进行之前,主办方在7~8日以在线形式安排了全国临床中心手术直播(联播)及胸外最强音优秀手术视频展播(插播)活动,并在8日下午举办了第七届大中华胸腔镜手术菁英赛浙江省赛区决赛。为中青年术者打造了专属的技艺展示舞台,精彩的手术视频一方面供胸外科同道足不出户便可参考学习,另一方面也起到为论坛预热之效。此外,肺癌规范化诊疗暨MDT交流会也在8日下午同期召开,中医院王洁教授、医院宋启斌教授、医院王长利教授和胡坚教授与参会专家一起,就肺癌单病种管理及MDT的发展任务等话题进行了座谈讨论。9日进行的主题报告环节共分为4个小节,其议题设置丰富多彩,演讲内容紧扣临床,包括外科手术操作探讨、肺癌诊疗进展、先进技术应用、科学研究及青年医师培养等诸多方向,共有来自国内外数十位演讲者和讨论者参与到这一环节当中,为与会者贡献了一场兼顾理论与实操,涵盖基础与前沿的学术盛宴。高树庚教授中医院高树庚教授首先登场,他介绍了解剖性部分肺叶切除的发展历程及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着重对其技术要点进行了阐述。王洁教授中医院王洁教授在其演讲中对肺癌靶向治疗的关键问题做了一一说明,并指出深入肿瘤本质的精细化分层及精细管理是首要任务。支修益教授降低肺癌所致死亡,除了积极引入新方法新技术外,早诊早治是根本之道。支修益教授在其题为「中国控烟与肺癌防治策略」的演讲中呼吁,肺癌是一种可预防的慢性疾病,期待全国胸外科医生在专注手术技术的同时,不忘参与控烟工作。樊旼教授免疫治疗是近年十分火热的新兴抗癌疗法,医院樊旼教授在介绍「放疗联合免疫的机遇与挑战」时,提到「免疫+放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初步研究中取得了积极结果,有望提高患者生存并改变综合治疗模式。医院宋启斌教授在演讲中对不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临床试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后指出,同步放化疗+免疫联合治疗是这类肺癌的新治疗标准。宋启斌教授抗血管生成治疗是肿瘤领域历久弥新的议题。上海医院韩宝惠教授在演讲中分享了这一疗法的现状、瓶颈和未来。他表示,这种疗法的应用已有十余年时间,至今仍是晚期肺癌不可或缺的治疗策略,为突破瓶颈,需要加强耐药和生物标记物的探索。李媛教授张国桢教授病理和影像诊断在胸部肿瘤中具有重要价值。医院李媛教授向与会者介绍了肺神经内分泌癌病理诊断最新进展,同时分享了Ki-67在该疾病的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医院张国桢教授系统探讨了微小肺癌影像诊断与应对策略,用详实的数据和证据阐述了将肺癌扼杀在早期微小阶段的重要性。沈汉明教授在基础研究领域,会议邀请到澳门大学沈汉明教授,请他对葡萄糖代谢与肺癌精准治疗的研究进行了分享,沈教授的发现表明LKB1-AMPK途径在非小细胞肺癌精准治疗中具有潜在重要作用。姜格宁教授胸外科及胸部肿瘤事业的前行发展,离不开先行者的引领,更需要后起之秀的超越。在这一环节,医院姜格宁教授结合自己过往数十年的从业经历以及国外的先进经验,阐述了青年胸外科医生如何走好职业和人生之路并做到卓越和杰出。分论坛:「学」贯中西,聚焦趋势除主论坛外,本次论坛还针对中外交流的需要以及学科发展趋势分别设置了国际分论坛、微创分论坛和高新分论坛。国际分论坛在国际分论坛中,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胸外科主任、AATS核心成员ThomasA.D’Amico教授,土耳其马尔马拉大学胸外科主任、欧洲胸外科医师协会现任秘书长HasanBatirel教授,美国纽约斯隆凯特灵癌症中心胸外科主任、AATS核心成员DavidJones教授与来自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哈佛大学丹纳-法伯/医院癌症中心、美国克利夫兰诊所、MD安德森癌症中心、波兰克拉科夫雅盖隆大学、医院胸外科的多国专家学者一道,围绕胸部肿瘤的外科处理、手术经验和加速康复实践奉献了自己的真知灼见。微创分论坛在微创分论坛中,会议邀请到全国各地的陈克能、方文涛、傅建华、张兰军、车国卫、朱余明、葛棣、闫小龙、钟文昭等手术名家和青年,各展所长,其中既有对肺癌诊疗的新思考,也有各类微创术式的技巧探讨,同时也不乏机器人胸外科手术、电磁导航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分享。高新分论坛高新分论坛则聚焦于胸部肿瘤诊疗的前沿热点,通过线上线下的热烈探讨,力图凝聚共识,求同存异。针对在肺癌领域大放异彩的免疫治疗,论坛邀请诸多在一线临床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分享自己的体会心得,特别是基于免疫治疗联合疗法的讨论,刷新了很多参会者的旧有观念。今年的西子论坛依然继承了既往主题鲜明、紧扣临床和百家争鸣的特色,既有肿瘤防治新知的普及,也有规范诊疗的再次强调。短短会期虽然很快过去,但论坛发散出的技术创新的理念必将持续影响和促进胸外科的理论与实践的变革。如果你错过了直播,没有关系!
回放一直在!可以随时观看~
长按识别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