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话化学史铁器时代延续两千多年的

中科白癜风四大惠民活动 http://www.paisufa.com/
铁器时期铁制的剑

上一期说到,铁矿往往与铜矿共生,然而首次被人发现的却是金属铜。尽管铁在地壳中含量极高,约占地壳总重量的5%,但是人类历史却是从铜的冶炼开始的。在青铜器时期,也有关于铁的发现,那就是当时的铁全部来源于陨铁。最早发现的陨铁制品大概是在尼罗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发掘的铁珠、匕首等铁制品,但距今约年,正是青铜器时代的发达鼎盛时期。然而,流星雨不会时刻落在地上,因此此种铁制品十分稀有,不可能大范围推广。而地球上的铁,几乎都是以氧化态出现的,根本找不到单质的金属铁。铁的熔点大约在℃,但由于青铜器时代的冶炼技术原始,冶炼温度根本达不到这个温度,因此一直无法得到金属铁。由于铜矿和铁矿往往混在一起,因此人类在冶炼铜矿的同时也同时会把大量的铁矿投入炉中。然而,青铜器时代对金属铜的需求极高,怎么才能提高炼铜的产量呢?

大跃进时期的小高炉,接近最原始的状态

那么只有扩大炼炉的容量,于是,炉子也就从最初始的小陶窑不断变胖、增高,炉中的温度也随之提升。最终,最原始的高炉终于可以接近铁的熔点,赤铁矿中的氧化铁不断和木炭中的碳反应并被还原,铁矿石终于变软,直到可以锤打的块炼铁。块炼铁为海绵铁,里面杂质较多。

块炼铁

不过没关系,聪明勤劳的人们会对这种块炼铁进行反复锤打,挤出杂质,然后折叠。这时候,铁的温度下降,那就再继续加热,再继续锤打,直到不再有杂质挤出,重量趋于恒定,就得到了延展性好,可以塑型的铁,也被称为“百炼钢”。

百炼钢的炼制过程

冶铁技术最早诞生于小亚细亚的赫梯帝国,约在公元前至年之间,中国大约在公元前年掌握冶铁技术,这时期刚好对应了西周末期,大约在周幽王和周平王之间。而且,根据史料考证,我国虽然掌握冶铁技术比小亚细亚地区晚七百多年,但我们的百炼钢技术几乎和冶铁技术是同时出现的,说明我国在冶铁方面的成就世界领先。

水泉沟遗址炼铁炉

炼铁就需要有足够的温度,因此人们不断尝试改进炼铁炉,以期提高炉子的温度,炼铁炉最初和烧陶窑无差别,但后期就不断改进,出现了地炉、平地筑炉和竖炉炼铁。竖炉的出现,使人们可以在炉底鼓风,由于炉身加高,燃烧所产生的煤气流和铁矿有了更多的接触时间,因此提高了燃料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往铁矿中掺碳的效率。

竖炉工作的原理图

懂得物理化学的人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如果想降低某物质的熔点,那么就往里面掺一些其它物质,这样就能得到低熔点共熔物。例如,生活中我们可以知道,盐水的结冰温度要低于纯水的结冰温度。同样,掺到一定数量碳的铁也会导致熔点降低。终于,在不到℃的条件下,人们看到红红的铁水。这时,把铁水倒入模具,也就得到了铸铁制品。

巨大的生铁铸件——沧州铁狮子

也正是由于铸铁技术的发展,我国古代的以铸铁为原料的建筑物也开始兴起,最著名的是建于北宋年间的湖北当阳的玉泉寺铁塔。

当阳铁塔

铸铁就需要模具,也称“范”,那么模具用什么材料呢?在青铜器时期,人们普遍利用陶范,基本是泥型塑造。这些陶范就能很好地当作铸模使用,最初是用来铸青铜器和其它金属,到了铁器时代,直接可以拿来铸铁。这些陶范均是半永久型的模具,一般铸造几十次不成问题。到了战国时期,甚至出现可以同时铸两件制品的“双镰铁范”,大大增加了工作效率和材料使用效率。

春秋时期的陶范战国时期的双镰铁范

铁器时代是考古学家提出的人类“三时代系统”中最后一个也是影响世界历史最长的一个时期,这时期持续了近两千年。以中国为例,铁器时代从春秋末期一直要持续到年近代史开始之前。这一时期,正是由于更加廉价易得的铁矿被冶炼,铁器开始大量使用,各种铁质的工具不断被制造出来,人类的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

铁器时代工具

相比较铜,铁不仅含量丰富,而且制造出来的工具更加坚硬耐用,但冶炼铸造工艺也更加繁琐复杂。随着对炼铁炉的改进,炉温不断升高,人们采集的矿石在炉中不断发生着化学反应,而矿石中不完全是含铁或含铜的氧化物,在铁水出炉的那一刻,也产生了大量的炉渣。这些炉渣,大多数以氧化硅或氧化钙的形式出现,这些都是自然条件下没有的。氧化钙,即生石灰,就这样被人们发现了。好奇的人们发现,这种炼铁所得到的石灰极易发生反应,最终形成一种水硬性的物质,就是水泥。然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z2sw.net/jbby/87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