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味精生死局

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110/5833937.html

7月的河南项城,时常笼罩在阴雨中,位于环城中路67号的莲花味精总厂也似乎增添了一丝悲凉。

踏进这里,映入眼帘的是空旷的厂区、斑驳的院墙和已被拆除的生产车间,只有包装车间的机器还在加工着从其他企业采购的味精半成品。莲花味精的员工说,实质性的味精生产早在第三任控股股东睿康投资入主后就按下了暂停键。

而在近期,因莲花健康无力清偿债务,其债权人国厚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向周口市中级人民法院递交了重整申请,莲花健康将面临易主或破产两种结局。

从行业第一到濒临破产,莲花味精经历了行业洗牌、业绩下滑、几次易主及数不清的债务纠葛。业内认为,在味精行业式微的大背景下,莲花很难依靠单纯的注资盘活。无论国厚资产与睿康投资的博弈结果如何,莲花的出路都在于找到具有市场资源的企业进行产业嫁接。

控制权博弈

在易主睿康投资不到5年后,莲花健康再次因债务问题走向命运的十字路口。

根据莲花健康7月3日公告,其与浦发银行的一笔2.15亿元历史债权,经信达资产、长富投资两次转手,最终归属国厚资产。截至3月31日,国厚资产持有上述债权的本息合计金额为3.78亿元,成为莲花健康的主要债权人之一。

另一方面,莲花健康已资不抵债。截至年第一季度,莲花健康净资产为-3.4亿元,且已连续16年扣非后净利为负。莲花健康表示,重整程序将以挽救企业、保留莲花法人主体资格和恢复持续盈利能力为目标。不过截至公告日,尚未收到法院对国厚资产申请公司重整事项的裁定书。如果重整草案不能获准,莲花健康将被宣告破产。

对于国厚资产申请债权重整的意图,莲花健康办公室主任刘建春7月11日回应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猜不透”,称重整方案需按流程经政府、法院审批。业内分析则更倾向于国厚资产对莲花健康控制权的争夺。

据知情人向新京报记者透露,在国厚“出手”前,睿康投资曾向政府层面递交过一个方案,当时政府层面给出的说法是支持睿康渡过难关,“然后他们(政府)反过来又找债权方说。同样的方案,国厚做了很多变化。”

对莲花味精的重整相关问题,7月12日,项城市委新闻科科长吴建成对新京报记者称外出有事,无法帮忙协调采访,随即挂断了电话。

事实上,睿康投资与国厚资产的博弈早在去年就已显现。年2月,睿康投资将所持莲花健康全部股份抵押给国厚资产以获得2.5亿元借款。自年5月起,莲花健康董事袁启发、夏建军、邢战军,董事会秘书时祖健,董事长夏建统相继辞职。经由睿康投资提名,拥有国厚工作背景的王维法(莲花健康现董事长、法定代表人)和罗贤辉进入莲花健康董事会。

在年9月给上交所的半年报问询回复函中,莲花健康表示,睿康投资目前没有明确转让公司控制权的计划,但国厚资产一直向睿康投资主张债权,双方就债务清偿事宜以及股权等质押物处置事宜没有达成一致协议。

国厚资产则在同年10月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莲花健康实控人存在变更可能,“莲花健康股东将股份质押给国厚资产,实际上是以质押股份的方式实现股权转让,国厚资产相当于变相实现买壳。”

往日辉煌

“又要换大股东了?”7月10日晚,在项城市一家酒店,莲花健康员工周占强向新京报记者问道。与他一同在该酒店做临时工的还有莲花健康子公司天安食业职工李明远,“我还关心莲花的死活,这关系到我们的退休保障。”

周占强年从部队转业回来分配到项城县液糖厂。次年,当地多个小企业被整合成为莲花味精厂,周占强与很多人的命运从此与“莲花味精”捆绑在一起,随企业的轨迹起起伏伏。

“莲花味精当年在河南红得很,全国驰名,连在行政单位工作的人都想进厂。”回忆起莲花味精当年的盛况,59岁的周占强语气中依然带着自豪。莲花味精厂在上世纪80年代一度拥有2.2万多名员工,在采购部门工作的他每月能拿到八九十元的工资,出去跑业务兜里揣的是阿诗玛烟,而那时一名县长的月工资才90多元。

原河南莲花味精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军曾在接受河南日报采访时将年至年概括为莲花的创业积累期。在这一阶段,莲花味精享受到了国家政策支持和改革开放的红利,抓住了卖方市场的契机,创立了品牌,积累了资本,奠定了在中国味精行业的龙头地位。

一组数据见证了莲花味精当年的辉煌。年到年的15年间,莲花味精年产量由吨上升至12万吨,增长近倍;产值也由万元增至22.3亿元,为创办之初的倍;单厂味精产量居世界第一,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3.4%。

原料低,售价高,品质好,是周占强对当时莲花味精得以快速发展的概括。据他回忆,年大米原料的市场采购价为元/吨,按4.5吨大米出一吨味精计算,其成本不到元,而当时一吨味精可卖到2万元,近10倍的毛利无疑令莲花味精“很赚钱”。

积弊渐显露

年,河南莲花味精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挂牌上市,迎来发展的“第二春”。招股书显示,彼时莲花味精盈利水平呈增长趋势,利润总额年增加水平达到千万级别。

作为莲花味精总厂职工的周占强在企业上市之初以每股7.01元的价格获得了股原始股。而90年代进入莲花味精分厂工作的李明远就没有这么幸运了,“莲花味精上市时,股票被疯抢,买都买不到。”

然而好景不长,进入年,周占强和李明远都察觉到,莲花味精开始走向下坡路。一个标志事件是,莲花味精曾在年的招股意向书中预测当年可实现净利润2.09亿元,实际只完成了预测数的82.37%。

莲花味精在后来的一份致歉公告中,将此次净利未达预期的直接原因归为参股公司技术改造影响味精产量。但在今天看来,其同时指出的味精价格下滑、市场竞争激烈才是主要原因,也是影响其日后经营水平的关键因素。

年,莲花味精在市场趋于饱和的情况下仍然大幅增产,当年实现净利润1.45亿元,仅为盈利预测数的56.29%,味精售价也比预测数下降21.7%。年,莲花味精净利下降幅度超过86%,年更是迎来上市后的首度亏损。

为降低生产成本,莲花味精自年起将原料替换成小麦和玉米。但周占强清楚记得,由于莲花味精原料需求巨大,导致河南本地玉米供不应求,于是业务员陆续跑到东北、内蒙古采购,进而导致这些地区的玉米价格也开始走高。

与此同时,莲花味精的管理积弊和内控问题也暴露出来。由于运营困难,为解决资金周转、对外投资等问题,当时的莲花味精控股股东莲花味精集团长期大量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至年3月底,占用金额已达到9.49亿元。同年7月,莲花味精流通股股东李凯一纸诉状将莲花味精及莲花味精集团告上法庭,请求判令莲花味精集团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归还占用及拖欠的上市公司资金。

原始积累耗尽

原河南莲花味精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军曾指出,年上市及随后的股票增发,为莲花味精注入了约14亿元的巨额资金,使莲花味精借助大规模投资进而迅速扩张。由于投资失误,企业多年积累的矛盾集中爆发。

“有钱后,厂里开始买地建厂。除了建味精生产分厂,还建矿泉水厂、方便面厂、面粉厂、氨基酸厂……从项城东南到西北,都是莲花味精的产业。”周占强说,仅销售就有几百号人。

另据媒体报道,为支撑用小麦替代玉米生产味精的技术改造,莲花味精在年到年投入7亿多元资金。同时,由于年被原国家环保总局环境监察办暗访发现偷排污水,莲花味精被罚多万元。

莲花健康办公室主任刘建春7月11日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正是莲花味精当年在环保、技术改造上的投入和对一些新项目的投资,造成了日后的债务负担,“事实证明这些投资并不成功,企业的原始积累也被这么消耗掉了。”

年,项城市成立莲花国资监管、清欠、改制3个领导小组,在调查出莲花味精存在的一系列管理问题后,李怀清从董事长之位隐退,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公司正式介入莲花味精。

年11月,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公司经由莲花味精集团债权抵偿成为莲花味精新控股股东。但在莲花健康多位人士看来,这段时期公司的运营情况和债务负担没有实质改变,“有改变就不会走到今天这步了。”

年到年,莲花味精营收从24.79亿元下降到20.05亿元,净利润也从1.91亿元下滑到.95万元。证监会调查还显示,年至年,莲花味精存在将未到位的政府补助入账虚增利润、未对4笔预期贷款诉讼及时信披、将政府3亿元人工费用补偿冲抵成本等多项问题。

易主“资本玩家”

年10月,通过与天安科技、颢曦投资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与一致行动人协议,浙江睿康投资有限公司取得莲花味精11.9%的股份,超过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公司成为新控股股东。被誉为“资本玩家”的睿康系掌舵人夏建统也因此受到资本市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z2sw.net/jbjc/43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