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在哪里 http://yyk.39.net/hospital/89ac7_detail.html
编者按:在第18届肺癌大会最后一天的日程中,JaroslawKuzdzal教授报告了WCLC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疗、分期和筛查的研究进展(SH03.02:EarlyStageNSCLCandRadiology/Staging/Screening)。报告中介绍了6项研究,以下为研究的主要内容。
JaroslawKuzdzal教授来自波兰克拉科夫雅盖隆大学、约翰·医院胸外科,是欧洲胸外科医师协会(ESTS)~年度主席。
WCLC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分期和筛查的研究进展
MA13.11:ClinicalSignificanceofLobarandSegmentalLymphNodeMetastasisincT1N0M0LungAdenocarcinoma
cT1N0M0期肺腺癌肺内叶段淋巴结(LSNs)转移规律的临床意义
医院胸外科肖飞医生报告的这项研究分析了cT1N0M0肺腺癌的肺内叶段淋巴结转移规律,以找出那些最适合肺段切除的患者。
这项前瞻性研究纳入名接受肺叶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的cT1N0M0肺腺癌患者。经病理学检查确认,pN1患者21(13.5%)名,N1+N2患者25(3.2%),跳跃性pN2为1(0.6%)。段区域外叶段淋巴结转移率高的相关因素包括:非贴壁型腺癌(P=0.)、cT1c肺腺癌(P=0.)、病变所在段内或段周淋巴结转移(P0.)。
点评:17%的cT1N0患者有N1或N2淋巴结转移,这项研究探索了与iLSNs转移率高相关的临床病理特征,有利于更好地选择那些适合肺段切除的患者。
MA13.09:ToxicityandSecondPrimaryLungCancersinLateSurvivorsFollowingLungSBRT
SBRT治疗后长期生存者的远期毒性和二次原发肺癌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玛格丽特公主癌症中心的放射肿瘤科医生MeredithGiuliani的报告了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研究目的是分析肺部SBRT治疗后患者的长期生存(5年)结果。在名经SBRT治疗的T1/2N0NSCLC患者中,只有(14%)名5年生存者。5年后有13例≥2度的新的毒性事件;3例局部复发,2例区域复发,5例远处复发。22(12%)例二次原发肺肿瘤。
点评:研究发现SBRT治疗后患者5年生存率很低;需要对长期生存者进行长期随访,因为他们仍存在二次原发肺癌、肿瘤复发和远期毒性的风险。
MA13.04:AdjuvantSystemicTherapyinPatientswithEarly-Stage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TreatedwithStereotacticBodyRadiationTherapy
辅助化疗用于经SBRT治疗的早期NSCLC患者
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ViniciusErnani医生报告了这项研究,研究目的是评估SBRT治疗后的辅助化疗在早期不可手术切除NSCLC患者中的作用。该研究基于国家癌症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在名I-II期不可手术NSCLC患者中,(73.6%)单用SBRT,(26.4%)SBRT随后给予化疗。研究结果发现,对于不可手术的I期患者,单用SBRT患者OS更优;对于II期患者,SBRT+化疗使患者获益更多。
点评:这项研究提供的新数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验证了一种可能改善这组预后不良患者的OS的治疗策略。
MA13.06:NewRiskFactorsforOverallSurvivalAfterSBRTinEarlyStageNSCLC:ARoleofRTPlanOptimization
早期NSCLC患者SBRT治疗后的新的生存风险因素:优化放疗计划的作用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放射肿瘤科Feng-Ming(Spring)Kong报告了一项回顾性分析结果。这项研究的目的是探讨SBRT治疗后长期生存差的原因(放疗中心脏及肺损伤的潜在影响)。研究纳入接受Gy生物等效剂量(BED)放疗的T1-T3N0NSCLC患者。根据针对例患者的分析,SBRT治疗后5年生存率为29%。肺部剂量测定因素最为重要,剂量平均增加1Gy,死亡风险则增加12%,或5年生存率降低5%。
研究意义:这是证明肺和心脏所受照射剂量对SBRT患者的生存有非常重要影响的第一项证据。这就表明,SBRT治疗后的患者生存可能会随着放疗计划的优化而改善。
MA14.13:NoduleSizeIsntEverything:ImagingFeaturesOtherThanSizeContributetoAIBasedRiskStratificationofSolidNodules
除了结节大小,实性结节的影像特征也有助于基于人工智能的风险分层
对于肺结节风险分层,除了结节大小我们还应该 版权属《肿瘤瞭望》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肿瘤瞭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