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目前全球头号癌症杀手,全球每年约有万新增病例,肺癌也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中国是烟草消费大国,空气污染严重,肺癌发病率持续攀升,因此,肺癌早期筛查刻不容缓。由于早期肺癌往往缺乏临床症状,仅表现为肺内小结节,多数病人就诊时发现的肺癌已是中晚期。直径小于2cm的肺癌通常无远处及淋巴结转移,手术切除有良好的预后,五年存活率可达70%。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肺癌生存率的关键。
什么是低剂量CT?顾名思义,低剂量CT就是让检查者少「吃」射线的CT,因为肺部和其他组织器官结构不同,含气量多、密度较低,很低剂量的X线就能形成满意的图像,低剂量CT较常规剂量CT的辐射剂量降低了75%~90%。由于是计算机断层扫描后再次成像,还克服了X线胸片对非钙化小结节不敏感的缺点,能发现直径<5mm的微小病灶。医学界普遍认为,目前最有效的肺癌筛查手段就是低剂量CT检查。这项技术检出肺内小结节的能力是X线胸片的10倍,可以发现尚未远处转移、仅有局部浸润、直径<1cm的小肺癌,80%~90%的肿瘤可通过充分的手术切除治愈。
肺癌筛查的人群包括:年龄40岁以上,长期吸烟史,被动吸烟者,长期粉尘接触,有肺癌家族史等。
我院拥有美国GE64排螺旋CT,可以进行快速低剂量扫描,辐射小,图像清,利用肺结节自动识别和处理软件,可以准确识别肺内小结节,并给出合理化处理建议,是肺癌高危人群肺部体检首选检查方法。
美国GE64排螺旋CT
肺内小结节病变的诊疗措施
处理肺内性质不明的小结节有三个步骤:
步骤1:通过CT密切随访观察
根据影像学特征,如结节良性可能性较大,或估计进展缓慢、穿刺活检困难、手术范围和风险大、患者对手术存有顾虑等,可采取CT密切随访。
步骤2:给予诊断性检查,如PET-CT、经皮穿刺活检、经气管镜活检等
PET-C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87%和83%。PET的假阴性常见于<8~10mm结节、原位腺癌、类癌、黏液腺癌;PET的假阳性多见于结节病、风湿性结节、霉菌和分枝杆菌感染。因此,仍需要结合病史和影像学特征综合判断。
CT引导下细针穿刺的阳性率在65%~94%。<20mm的外周病灶大约33%能获得诊断。
步骤3:外科手术
当预估恶性病变的可能大于60%~70%,其余诊断方法不能给出明确的诊断时,需要外科手术介入以明确诊断并进一步治疗。
对于无症状肺内小结节的处理,需要根据患者病史、影像学特征预估恶性病变的风险,结合结节大小及倍增时间、诊断性检查的阳性可能、手术的收益和风险以及患者的意愿综合考虑,关键是把握病变的恶性风险和相应的手术风险。
左肺下叶实性小结节(早期肺癌)
右肺下叶磨玻璃结节(早期肺癌)
矢状位重建
策划:老袁
图文:CT室
总编:赵晓强
编辑:李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