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十二法则你的拒绝是你的痛点,也可

北京荨麻疹医院 https://m-mip.39.net/m/mipso_8595950.html

◆◆◆

李家小猫

听了那么道理,却依然过不好一生,是大部分人的通病。很多人都在质疑为什么?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普遍生活压力大和精神焦虑,市面上就催生出了一大堆快餐式的“人生指南”来喂养读者。我们急于吃下这些快餐当作补品,显露出的是内在的焦灼、匮乏和恐惧,如果补得不得当,反而会出现更糟糕的效果。

况且知道不等于做到,做到不等于持续做到,每一步中间都有一个巨大的鸿沟。

我们真的缺乏指导我们工作生活的观念和“人生指南”吗?现在获取知识了解一些观点很容易,而观点却不值钱,在于你如何看待这些接收的信息和观念,如果不去探求背后的底层原理和逻辑,如果不主动思考和自己的关联,自身又缺乏一些经历,根本触动不了自己,就很难指导自己的行动。而只有行动才能验证自己的思考,才能得到真知和结果。

短暂地停留在眼里、想法里就只能转瞬即逝。知其所以然才会更好地指导我们的行为。

最近看了一本《人生十二法则》,作者乔丹彼得森教授利用大量生物学、神经学、宗教哲学、圣经、神话故事的研究,用12条基本的人生法则,指出世界运行的本质,提示生命存在的脆弱和局限,给面临价值感缺失的年轻人一些勇气,主动承担起责任,规避错误,修正行为,然后提高自己。

乔丹彼得森是多伦多大学心理学教授,临床心理学家,曾任哈佛大学心理学系教授。这本书能够成书,来源于作者从Quora网上的答题清单,类似于在国内的知乎网站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他的答题内容非常受欢迎,最终精选出来12篇精进成这本书。

读这本书不要拘泥于具像的12条数字,表面看起来十二条法则是术的层面,实际说的是人生的“道”,蕴含人生底层的内涵,找出与自己匹配适合的部分审慎地阅读,我结合自己有感触的部分和大家分享一下。

01世界的本质是混乱和秩序

我们的社会文化通常会坚持认为人们理所当然应该过着幸福的生活。其实幸福并不是常态,不幸更可能司空见惯。更加不幸的是,很多人都坚信:除自己之外,所有人都幸福无比。

正如鲁迅所言:“幸福永远存在于人类不安的追求中,而不存在于和谐与稳定之中。”

没有一种状态是可以维持在一条水平线上持续永恒的。本书作者彼得森就提到这样一个观点:“世界的本质是混乱和秩序。”

当一切看似安稳时,未知可能突然降临;而当一切都被毁灭时,新的秩序却可能于此时浮现。

《幸福的陷阱》这本书里提到,幸福不是陷阱,但是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充满陷阱。幸福不是单纯的快乐,不是单纯的感觉良好,和其他各种感觉的性质一样,快乐无法持续。无论如何抓取,总会随风而逝。

如果我们不能认清和接受所有事物的这种动态变化的特点,我们就会一直陷入一种困局,越是想抓住越抓不到,越是想得到离你越远。

人们天生喜欢秩序,在秩序中人们可以做长远打算,感到稳定、平静和自信,因此我们都倾向于留在熟悉的地方,坚持已有的思想观念。

而混乱的本质是无知和未知,它永远都在无限延伸,超越所有已知状态、思想和学科的边界。在混乱中,人们会失去所有的方向和判断。

当日复一日的习惯和传统崩溃时,我们就好像散开的书页一样自由下落。所以混乱常常来自意外的发生,人们也会不断从混乱中迎来人生无常。

萧秋水老师在近日文章里写到她现在的状态基本不会进入狂欢的状态,也不会痛苦到全盘崩溃。因为经历过生活的历练和捶打。她在文章里提到:

年的一天,一切都很好,天气也明媚,中午我离开公司,走过广场,去公交站,心情好,脸上是带着笑的,神采飞扬,对面走来个外国人,似乎被我的好心情感染,和我打招呼:“Hi”。我笑着回了一声“Hi”,继续往前走。休息时间,我接到姐夫的电话,说我妈妈确诊肺癌,晚期。我整个人都木了,费极大的力气才支撑住自己,不至于散架。那天,我明白了什么叫“乐极生悲”,从此,这个词就像是一道堤防,在我特别开心的时候,拦住我,让我不敢忘形。失去母亲的悲痛,是缓慢地痊愈的,虽然移情于工作,但是心情仍然抑郁,所以患上胆囊炎,直到有一天,我突然间警醒:难道我妈妈希望我这样吗?开始振作。好好地照顾自己,学习很多的生活技能,像当初我妈妈所希望的那样。人有稳定工作的时候,即使生活艰困,还可以看远一点。我那个时候的“远”,是将来到加拿大和前夫团聚,像小火苗一样,支撑着我。后来这火苗熄灭了。

风平浪静的生活下,任凭再有高知的人,面临这样的暴风雨,都会很艰难。

经历过大大小起起伏伏的低谷,面对各种突如其来的混乱,秋水老师说她懂得了人生就是波峰和低谷交替前来,要享受得了高峰的荣耀,不骄不躁,也要忍受得了低谷的煎熬,不自暴自弃。

谁又能说我们在面临混乱和低谷没有成长,当然是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谁又不是一边探索自我边界,逐步地扩大舒适区,慢慢心智成熟,而这走出的每一步都在和未知无常打交道。

面对未知不熟悉的东西总有恐惧,在想要学习一项新技能的时候,在一成不变的工作中感到危机,想要迈出一步转行换岗的时候,在身体遭受困扰不得不要好好重视健康,开启规律运动和饮食的时候,都要突破我们的舒适区,那我们如何平衡熟悉与未知?

作者说从进化的角度来说,人们最为适应的不是物质的世界,而是秩序和混乱、阴和阳的二元现实,这种现实超越生活,永久存在。

人们可以通过平衡来驾驭这种二元对立:一只脚坚定地踏在秩序和安全中,另一只脚则踏在混乱、可能性、成长和冒险里。当你恰到好处地处在秩序和混乱的交界线上时,生活就会变得跌宕起伏且充满意义,你也会进入忘我的专注状态。

我们在这里发现的意义是最深层的本能自我做出的反应。这种意义表明,我们一方面保障了稳定,另一方面也能够拓展生活、生产、自我和社交的空间。

光有秩序是不够的,当你一直稳定、安全和一成不变的时候,就无法学习到重要的新事物。但是当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超过了你的吸收能力时,你又会被混乱所淹没。

你需要一边依赖已知和已掌握的事物,一边探索和学习新的东西。这样你既可以平衡对未知的恐惧,同时又能保持兴奋和投入的状态。如此一来,你便可以掌握新的,提升旧的,并且发现意义所在。

现实世界是不存在完全封闭、不受外界干扰的空间的,混乱总会偷偷入侵,没有任何事物可以与现实彻底隔离。不论你如何小心谨慎地隔离现实中的混乱,不确定性也还是会像难以预测踪迹的蛇一样悄然而至。

慢慢理解和能接受这个逻辑,就能理解几乎发生的一切大事小情。包括今年的新冠病毒等历史上发生过的各种瘟疫和灾难,有间隔时间长的几年甚至几十年这样的大灾难,也有时间间隔短的各种分分合合,尽管人们恐惧无序,但不会以你的意志为转移。

这种无序间隔带来的混乱,有可能给我们带来好的改变,有可能把我们带进更恐怖的深渊,在它真正到来之前,我们无从得知,这就是世界本质的运作规律,我们又只能接受它的到来,加以应对。

秩序与混乱交替永存,不要妄想一直有所谓的岁月静好,寻求永恒的安宁,要拥抱变化,扩大舒适区,跟随能力圈的扩大逐步成长。

02和昨天的自己比,别和今天的别人比

当我们陷入某一种混乱时,常常也会陷入不断地与他人的比较当中。

人们年轻的时候既缺乏独立也缺少认知,因为还没来得及积累阅历与智慧、建立起个人标准,所以只好和他人做比较。只要你将自己和别人对比,就必然会对你造成伤害。

人都有一个理想自我,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有差距,每个人内心都存在一个似乎能洞悉一切的批评家。他向来吵闹,不断谴责着我们的平庸,常常令人难以忍受。为什么我是现在这个样子?

很多人内心自我意识没有觉醒,对于自己的认知全部来自于外部的评价,甚至为了外界的评判标准而活。

我们可以先来看看成功和失败这两个非黑即白的用词。你要么是处于成功这么一种全面、单一且大体上良好的状态,要么是处于失败这么一种全面、单一且不可救药的糟糕状态。

成功和失败这两个词排除了所有不同的或折中的可能性。但是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这是一种天真、不成熟甚至恶意的分析方式,这样的二元体系抹杀了许多重要的价值分级和层次,也必然会带来恶果。

有本书叫《有限与无限的游戏》,作者詹姆斯·卡斯把世界上所有的人类活动都看作是一次次游戏,更准确地说叫博弈。有限游戏以取胜为目的,比如吵架、下棋、经营公司、发动战争等,只有输赢这一种结局。而无限游戏以延续成长为目的,比如婚姻、文化、宗教还有生命等,在延续的过程中会产生出无数种可能性和结局。

按照卡斯的这种两分法,生命这个无限游戏必然是最值得追寻的,人要是死了,一切都是白谈。那当我们把时间维度扩展到生死边界的时候,该追逐什么就一目了然了。

玩有限游戏时的一次次成败,不过是我们人生中的某一次体验、某一段经历,而让我们的人生真正产生价值的,是那些可以不间断延续下去的事物。

首先成败并不只存在于某一个游戏。世界上有很多游戏,包括很多好游戏,也就是那些与你天赋匹配,可以为你带来建设性人际关系,使你不断自我优化的游戏。

世界允许多种可能性的存在,如果你在某一个游戏里不成功,也可以随时换一个游戏,选择和你独有的专长、优点和经历更为匹配的游戏。此外,如果变换游戏也不管用,那你可以试着开发自己的游戏。

其次,你也不太可能只玩一个游戏。你有事业、朋友、家人,你也有渴望达成的个人计划、艺术追求和健身目标,所以你应该在判定成败的时候结合所有游戏。比如,你很善于做某些事情,在另一些事情上则表现平平,剩下的事情你都很不擅长,也许这就是你本该有的状态。

最后,你有可能发现你玩的所有游戏的细节对你来说都是如此独特和个人化,以至于和他人比较压根就不现实。也许你高估了自己没有的,也低估了自己已有的。

所以不要计较一时的得失,每个人的起点、背景、学识、价值观都是如此地不同,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话说,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要如何比较?即使他在工作上很成功很优秀,但恰好那个工作就是你不喜欢做不来的,你能硬生生坚持多久,可以咬牙坚持一时,但不见得能坚持一辈子,真的坚持一辈子做自己不喜欢的事也是多么悲哀。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价值观的问题,价值观是对你所看重和各种追求的一种排序,要选择取舍,它是决定人类行为的心理基础,决定了你看重什么、在意什么、追求什么,也决定了你寻求成功的方向。

所以每个人看重的和追求的肯定不一样,不能单一地放到一个坐标系里比较。如果你习惯性的和周围的其他人比,那么你就很容易受到他人和环境的影响,用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z2sw.net/jbjc/84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