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几级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lx_bjzkbdfyy/<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单凭一个人的力量,谁也无法托举起中国贵金属精炼的明天。潘从明在自己追求进步的同时,精心辅导和培育更多新生力量,为企业未来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作为潘从明劳模创新工作室的领衔人,他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将自己的绝技、绝活毫无保留地向岗位员工和徒弟们分享,并结合自己实际操作积累的经验编纂成30余万字的资料,作为贵金属精炼工培训教材广为流传。他先后培养出1名甘肃省技术能手、2名甘肃省技术标兵、2名公司级技术能手。
年中旬,距离贵金属一、二次资源综合回收利用项目建设竣工不足半年,金川集团铜业公司分两批次将66名新员工调入提纯工序,为项目试车、达产达标提前补充人员,这就意味着新员工必须在半年内掌握工艺极其复杂的铂族金属冶炼知识。
为确保新员工在岗位上快速成才,潘从明带领团队制定了“P-D-C-A”循环培养模式,即新员工对岗位有一定了解后,由他们自行制定职业发展规划,而后为新员工分配导师,由导师全面负责新员工培养工作,每月对新员工进行实习效果检查,根据存在的问题制定下一步学习计划。
潘从明要求,提纯班的员工一进厂就要写规划,1至3年长期的、1到3个月短期的都要写。每月底,他要对照检查每个人的规划,查找不足想办法。
在潘从明劳模创新工作室,摆放着几十本实习报告,认真翻阅这叠厚厚的实习报告,成了他每天必做的功课。每一篇报告他都会用红笔批改,公式写得不对、流程画得不清晰……哪怕是思想状态不积极,他都会找来新员工为他们答疑解惑。在岗位上碰到新员工就会提问,不懂就给他们示范讲解。
潘从明发现,刚入职的员工缺乏金钱观念,过去常用的罚钱这种惩戒方式,对他们来说不太适合,也不能起到教育和约束效果。把准了年轻人的思想脉搏,潘从明另辟蹊径,改善培养方法:对工作中出现错误的员工,要求抄写不少于20页的技术规程作为检查,既帮助新入职员工尽快熟悉生产工序和流程,同时也让教训真正“入脑入心”。
他的徒弟李倩告诉记者,师父潘从明是个在平时相处中和蔼可亲,但在工作中非常严格、严厉的人。一次,李倩在进行废液酸化工序时,未严格按照操作要求佩戴干净的手套,因此受到师父严厉的批评。“在我们日常工作中,师父对一些细节的操作要求和标准是非常严苛的,不能有一丝懈怠,他的敬业精神和严谨工作态度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李倩说。
薪火不息,代代相传,潘从明传承的不仅是技艺,还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勇于创新的劳模精神。在他耐心细致的培养下,不到半年时间,66名新员工基本具备顶岗能力,能完成班组安排的各项任务。这批熟练掌握工艺流程新员工的快速成长,为企业永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需要新时代年轻人在工作岗位上发挥好劳模精神,奉献到岗位,战斗在岗位。我们国家的贵金属资源相对比较稀缺,回去后将继续发挥我们这个年轻团队的作用,把二次资源里回收贵金属的工作往前推进,把我国的贵金属产业做大做强。”11月26日,潘从明接受央视记者采访说时的话,正是他对工匠精神的不懈追求。
文、图/记者赵刚孙彩霞祁小松
点击链接答题领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