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是肿瘤治疗的一大瓶颈。在肿瘤医学不甚发达的过去,肺癌一旦出现脑转移如果不经治疗,死亡近在咫尺,患者平均中位生存期仅1-2个月。使用放疗、化疗等传统手段后,患者的生存期也只有6-8个月。
在第六届中国·沈阳恶性肿瘤综合治疗高峰论坛上,大连医院肿瘤内科陈骏教授提到,在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问世后,肿瘤治疗迈入精准医学时代。出现脑转移的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可达到一年以上,而总生存期(OS)则更长。新疗法的出现让脑转移患者治愈率和生存时间有了质的飞跃。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通过生物标志物(biomarker)精准地选择合适人群的基础上。
适合使用靶向治疗的人群都是具有敏感驱动基因突变,这样的患者使用靶向药物后往往效果明显,并且因为驱动基因的存在,这些人如不及时治疗,也更容易出现脑转移。
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来说,无论是否出现脑转移,都最好及时进行组织学或血液、其他体液的DNA检测,以判断病人是否存在敏感突变。如果突变为阳性,可及时应用靶向治疗。PD-L1等biomarker检测结果若为阳性,则可以尽早使用免疫治疗,从而有可能极大地改善病情。
另一项精准治疗手段是立体定向放疗。它可以精确地定位,仅照射肿瘤的靶区而避免全脑照射的副作用。肿瘤医生在给病人靶向或者免疫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立体定向放疗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神经外科手术的技术进步也可以做到微创并且很精准。对于寡转移的小病灶也可以进行手术治疗。而单发病灶,更是可能通过手术联合全身治疗(免疫、靶向)取得很好的效果。
在精准诊疗技术中,最重要的是二代测序(NGS)的崛起。与一代测序和其他检测手段相比,NGS能够同时检测多基因位点,对肿瘤的遗传信息、原癌基因进行全覆盖。在NGS指导下,不仅可以合理使用靶向和免疫治疗,甚至可以预判患者病情,预测耐药的出现。
例如KRAS突变既是靶向治疗耐药的预测因素,也是免疫治疗的biomarker。此外多基因检测还可以用于筛查肿瘤高危人群。这是NGS的巨大优势,也是未来非常有应用前景的领域。希望我国能开发出更多适合中国或者东亚人群的多基因检测模型。
编辑:L10MED24医学传媒面向广大医生及医学生,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医学视频资讯平台。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