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宇专栏肺部组织变迁46胸腺鳞

组织变迁-46胸腺鳞癌

继续探讨肺部组织变迁46

王兆宇:

一例胸腺鳞癌

王兆宇:

这是外院诊断的胸腺鳞癌,和通常所见的有所差别

王兆宇:

因为没有免疫组化,不去纠结是B3型胸腺瘤还是胸腺鳞癌。只看间质

王兆宇:

间质很疏松,与通常的癌性纤维胶原间质有所区别

王兆宇:

肿瘤细胞散落于间质中,并非浸润进去,而是在肿瘤组织大片退变为纤维组织时,残留下来的肿瘤细胞堆

王兆宇:

那些小圆圈状的血管组织,也考虑为肿瘤间质的血管化,其内的肿瘤细胞自行退变,最终可吸收消失

王兆宇:

肿瘤细胞的梭形变形,可能是肿瘤组织疏松纤维转变的第一步

王兆宇:

间质的总体走形与肿瘤组织内隐约间质的走行及间隔宽度,基本一致

王兆宇:

肿瘤细胞在不断的成建制地转变为间质,并伴大部分肿瘤细胞退变(有些淋巴细胞可能也是肿瘤细胞转变而来的,以后再详述)

王兆宇:

比较小的肿瘤团的形态,与血管形态基本一致,因此推测这些血管里面本来有许多肿瘤细胞,后来逐渐退变,直到那些内部的肿瘤细胞完全消失。

王兆宇:

end

病理知识拓展

1.胸腺鳞癌的病理学特征

胸腺鳞状细胞癌常无包膜,界限不清,侵犯临近肺及心包组织。肿瘤由大的多角形细胞组成,异型性明显,排列成巢团状,核呈空泡状或深染,核仁明显,胞质嗜酸性,核分裂数不等,分化较好时出现明显角化核细胞间桥,可见“合体细胞”表现。肿瘤细胞巢之间的纤维间隔宽阔,常可见明显透明变性并将肿瘤分隔呈大小不等的小叶,肿瘤中可见淋巴细胞,主要是成熟T细胞,常常混有浆细胞。肿瘤组织一般缺乏胸腺瘤独特的组织结构特征如血管周围间隙等。免疫组化特征:高分子CK(+),超过80%的胸腺鳞癌表达CD5和CD,部分胸腺鳞状细胞癌可单个或混合表达神经内分泌标记物(CD56、Syn、CgA),多呈局灶性阳性。

2.胸腺鳞癌与B3型胸腺瘤鉴别

B3型胸腺瘤有明显的血管周围间隙,并伴随有未成熟的T细胞,而且B3型胸腺瘤不表达CD5和CD(少数例除外),胸腺鳞癌无小叶生长,浸润性而非推挤性侵犯,有明显的纤维增生,缺乏血管周围间隙,细胞有更明显的核异型性,分化较好时出现明显角化核细胞间桥胸腺鳞癌通常表达CD5和CD。

参考书目

《胸腺肿瘤病理学诊断图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WHOClassificationofTumoursoftheLung,Pleura,ThymusandHeart》

编辑:杨宏刚

审核:胡飞云

肺部影像联盟

肺部影像联盟感谢您一直的支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z2sw.net/jbzd/60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