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西方称谓,在中医盛行的古代叫啥说出

近现代以来,以西方西医理论为基础的医学蓬勃发展。在显微镜下我们看到了细菌、病毒等病原体,进而发明了青霉素来治疗伤口感染,用接种疫苗来抵抗病毒的侵袭。驱逐了霍乱、根治了疟疾。

似乎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终将战胜所有顽疾的那一天已不再遥远。但近代科学努力了一两百年,人类的第一顽症——癌症却还在那里悄无声息地夺去无数人的生命。

虽然人类已基本清楚了癌症的致病过程,但无论是化学药物治疗还是手术治疗或者介入等等疗法都是治标不治本,如今癌症在西医体系中仍是不可治愈的。那么癌症这一顽症是怎么被人类所认识的,几千年来自成体系的中医对癌症又是如何描述的呢?

一、世纪顽疾——癌症

只要人类作为一个物种还存于世上,人类与疾病的斗争便不会有停止的那一天。这句话在今天仍然适用。去年以来发生的疫情,席卷了全世界。

人类目前最有效的手段还只是遏制病毒带来的身体上的伤害,而非消灭病毒。如果不是病毒极强的空气传播性,或许人类也会像对待爱滋病毒一样听之任之,做做科普,防止人群的大规模传播也就可以了。

然而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在没有大规模接种疫苗之前,疫情导致的重症率还是相当高的,死亡率也水涨船高。我们看看印度前段时间如人间地狱般的状况就可以了解个大概了。

截至目前,全球因疫情而死亡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万。这个数字已经很惊人了,但与癌症相比,还没到全世界每年死于癌症人数的一半。注意这里说的是每年,疫情这种黑天鹅事件并不会年年都有。

二、历史悠久的癌症

癌症一般表现为机体内正常组织、器官的无规则增生。这种增生在体液内叫白血病、淋巴癌等,在皮肤肌肉骨骼中叫肉瘤,在肺、心、脑、食道、肠道内叫癌。

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死于癌症这种顽疾的人逐渐增多,这给了现代人一种错觉,认为这与工业化有关。甚至有一种自然阴谋论认为,癌症是大自然为遏制人类人口的爆发增长而平衡出来的一种天道。实际上,癌症之所以给人这种“突然出现”的印象正是由于近代以来人类医学的进步所导致的。

在医学不昌明的古代,感冒引起的风寒会死人、创口引发的细菌感染会死人、挨饿会死人、一场大规模流感也会死很多人,那时候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肺结核被称为痨病,根本无药可医,是那个时候的不治之症。不然也不会有鲁迅笔下的愚民们去吃人血馒头了。

这就导致整体的人均寿命很短,古代四五十岁的平均寿命很常见,能活过六十以上的算高寿、七十八十的凤毛麟角。而癌症患病人群中年轻人虽然有但比例很少,基本上是一种老年病,也就是说大部分人根本活不到患癌的年龄,就被各种各样的在现在看来都是小毛病的疾病夺去了生命。

据考古发现,癌症在距今两亿年前的三叠纪就已经在某些动物体内出现了。在那个时期出土的罗氏祖龟化石中便发现了有别于正常组织的增生现象,经医学专家的进一步确认,这就是一种恶性肿瘤,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癌症。

在距今一千多万年前的人类远祖骨骼化石上也发现了骨肉瘤。这样看来,癌症的历史早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经在这个世界存在了,并非什么工业化带来的恶果。

三、中医对癌症的记载

中医最先从神农尝百草时起,一直到汉代逐渐发扬光大,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等一些那个时期的医学著作影响了此后一千多年的中医理论的发展。直到今天《伤寒杂病论》仍被视为传世宝典,成为中医必修的教材之一。中医的影响范围与中华文化圈一样囊括了整个东亚、西亚和中亚。

在《皇帝内经》中载有:“积之始生,至其已成,奈何?”这里的积既表示一种顽疾,看着“积”一点点长大,到了已成病候之时,又能拿它怎么办呢?的确,现在都没有办法,况古人乎?

在宋代的医书中,已有对癌症的形象描述:癌者上高下深颗颗累垂毒根深藏,穿孔透里。这在没有人体解剖,没有科学实验的古代,能有这种细致入微又十分贴切的描述已十分难得了。

这里的癌在没有被现代人用来称呼癌症之前是一个多音字,与岩石的岩同音,可见当时的古人对癌症的描述已相当精准,在人体内疯长的肿瘤触诊时的感觉就像摸到石头一样。到了明代对癌症有了唇癌、茧唇之说,清代则描述为失营、失荣等。

癌症在早期阶段只是在病变部位的小规模占位性病变,如果诊断及时准确,在病变部位进行切除手术后,一般预后良好,有的甚至能够根治。这就需要医生极强的诊断能力。在医院的病理诊断便是确诊癌症的最终诊断。

在内镜镜检中取出小块病变组织,经病理室固定、染色、切片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如果发现组织内细胞异型和有浸润发生,一般就可以诊断为癌症了。如果癌症拖到中后期,连临床医生都可以根据X光片模糊的毛刷状结构大致诊断为恶性肿瘤的话,实际上患者已病入膏肓了,治愈的可能性极低。因此早期的镜检筛查十分重要。

总结:

祖国医学博大精深,近些年来由于其基础理论不被主流科学界所接纳,呈现了一定程度的颓势,更有专家站出来指责中医是伪科学。致使中医蒙羞,中药蒙尘。中医作为一门经验医学,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辉煌历史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为整个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医辩证施治的治疗理念早已深入人心,虽然经络学说、阴阳五行学说等还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获得科学研究的支持,但其在某些疑难杂症方面的确切疗效是不容置疑的。或许某一天攻克癌症这一顽症的最终推手就诞生在这看似荒诞的中医理论框架之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z2sw.net/jbby/80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