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宝惠教授肺癌骨转移面临的风险及其治疗方

整理:肿瘤资讯来源:肿瘤资讯

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居我国众癌之首,且其发病隐匿,确诊时约50%为晚期(Ⅳ期),骨转移是主要的血行转移部位之一。随着治疗方法和技术的进步,晚期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逐渐提高。患者生存获益的同时,发生骨转移及骨相关事件的风险亦有所增高。有幸邀请到上海医院韩宝惠教授就肺癌骨转移面临的风险及临床应对策略展开详细介绍。

韩宝惠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上海医院呼吸内科主任

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任,国务院津贴获得者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执行委员

CSCO肿瘤血管靶向专委会主任委员

卫生部呼吸内镜培训基地主任

中国医师学会肿瘤专委会常委

中华医学生物免疫学会副会长

中华医学生物免疫学会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肿瘤靶向分子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第八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上海市医师协会呼吸内科医师分委会副会长

肺癌骨转移面临的险境

韩宝惠教授:由于肺癌发病隐匿,确诊时多数患者已为晚期,且常常伴随肺外转移,其中约10%~15%会出现骨转移或多发骨转移。而骨转移主要危害是导致骨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包括骨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高钙血症及相关治疗带来的痛苦等,严重威胁和影响肺癌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对于晚期肺癌患者,除了对原发病进行有效控制(例如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控制骨转移、降低骨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和对骨相关不良事件的治疗也是肺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肺癌骨转移的应对策略

韩宝惠教授:临床上肺癌骨转移非常常见,按病变特征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溶骨型、成骨型和混合型。肺癌中溶骨型骨转移最常见,混合型指包含溶骨型和成骨型,溶骨型最大的危害是承重骨的溶骨,此类骨转移会导致病理性截瘫、病理性骨折,引发严重不良事件。全身骨转移可引起高钙血症,从而导致患者高危状态。所以,对骨转移的控制需多管齐下,既要治疗原发病,例如根据肿瘤的类型、基因分型、免疫分型选择靶向治疗、化疗或者化疗免疫联合治疗,同时要有针对骨转移的治疗,例如单发骨转移可配合局部放疗,而多发的骨转移可使用针对骨转移的药物,包括地舒单抗和唑来膦酸等。地舒单抗是一种全人源的单克隆抗体,可以特异性结合RANKL,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肿瘤诱导的骨破坏,从而打破恶性肿瘤与骨破坏的恶性循环。年,地舒单抗分别在美国和欧洲获批,自此,其在国外得到广泛的应用;年,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了地舒单抗,更多的骨转移患者获益于地舒单抗治疗。对于骨转移患者,当使用磷酸盐类效果不佳时,选择地舒单抗将对骨转移治疗和控制骨不良事件的发生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肺癌骨转移的治疗优选项

韩宝惠教授: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因素是很多患者选择药物时重要的考量因素。年,地舒单抗纳入医保,用于预防实体瘤骨转移和多发性骨髓瘤中的骨相关事件,价格降幅高达80%,价格上的降幅使得其可及性大幅度提升,更多的骨转移将通过地舒单抗得到有效控制,患者生活质量亦将得到进一步改善,因此,地舒单抗将成为肺癌骨转移患者骨改良药物的首选。未来,我们期待地舒单抗在骨转移方面获得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惠及更多的患者。

责任编辑:Moon排版编辑:YJK版权声明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z2sw.net/jbjc/80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