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诊为原发性肺癌的甲状腺癌肺转移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会诊病例选登

患者,女,57岁,间断少量咯血10年,当时曾发现肺部结节,未进一步诊断治疗。3年前因颈部肿块行“右侧甲状腺切除术”,术后病理:甲状腺乳头状癌,累及周围组织。半年前咯血加重,胸部CT发现左肺门占位合并两肺多发结节。

CT引导下肺部肿块穿刺活检,病理示:腺癌,TTF-1(+)。检测EGFR、K-ras、B-raf和ALK基因未见异常。

患者曾在19年前行部分甲状腺切除术,自述术后病理“良性”病变。年部分甲状腺切除术后规律口服“优甲乐”至今。

年5月参加“河南省肺癌多学科会诊”,专家组判断有可能系甲状腺癌肺转移。

通过补做免疫组化:CK19(+),TG(灶+),NapsinA(-),SP-A(-),PAX-8(+)。补发的病理报告:(肺穿刺活检)腺癌,结合补做免疫组化结果及病史,倾向甲状腺来源(-06-01郑大一附院)。

以下为该患者半年前胸部CT和近日的病理报告:

会诊时体检:患者PS0-1分,甲状腺没有明显增大或肿块,未扪及肿大的颈部淋巴结。

会诊意见和建议:

1.诊断:甲状腺癌术后肺转移(排除原发肺癌)。

2.按IV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

(1)甲状腺全切、I-全身显像如果撮碘则考虑I治疗;(2)如甲状腺肿瘤不能或不适合手术切除、肿瘤摄碘良好可选择口服I治疗;(3)摄碘不好则在必要时行精准外照射(4)疗效评价,动态观察TSH、TG和TG抗体;(5)口服左旋甲状腺素片保证TSH在正常以下水平。

讨论:

1.关于漏诊和误诊:

10年前可能已发生甲状腺癌肺转移并导致咯血,但没有接受诊治。于3年前才确诊甲状腺癌,但却没有发现肺转移,也没有接受规范治疗。6个月前因咯血严重才认真检查,但没有结合病史,仅根据免疫组化TTF-1而诊断为肺原发癌。TTF-1在甲状腺和肺腺癌等都有极高的阳性率。

半年后经多学科会诊和补做免疫组化才纠正了错误诊断。患者有可能10多年前就发生了甲状腺癌肺转移,只是疾病进展缓慢才让患者和医生都忽视既往病史。

甲状腺癌和肺癌都是常见肿瘤,如果这个疾病同时或先后发生在一个人身上,常会造成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混乱。

甲状腺癌起病隐匿,恶性程度低,生长缓慢,缺乏特异症状和体征,同时甲状腺组织血管和淋巴管丰富,极易发生转移,故易忽视原发病灶而导致误诊,肺和颈部淋巴结是甲状腺癌最易侵犯的器官,常表现为肺部弥漫性小结节和颈部淋巴结肿大,易被误诊为双侧肺粟粒性肺结核和淋巴结结核,此例误诊为原发肺腺癌。

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肺转移较少见,约为3.1%(17/),其中11.8%(2/17)DTC肺转移病灶不摄取碘。此研究中经I治疗的DTC肺转移患者30.8%完全缓解,65.4%部分缓解,3.8%无效。

2.关于甲状腺癌的I治疗

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一是采用I清除术后残留的甲状腺组织,简称清甲;二是采用I清除手术不能切除的DTC转移灶,简称清灶。清甲是清灶治疗的基础,有利于术后I清灶治疗。残余的正常甲状腺组织对I摄取要高于DTC病灶,清甲的完成有助于DTC转移灶更有效地摄碘。

治疗前的评估中发现残留甲状腺组织过多,应建议患者先尽量切除残余甲状腺组织,否则清甲的效果较难保证。清甲治疗虽有可能清除残余甲状腺腺叶,但不推荐以此替代手术。

复发或转移病灶,可选择的治疗方案依次为:手术切除是首选(可能通过手术治愈者)、I治疗(病灶摄碘者)、外放疗、TSH抑制治疗情况下观察(肿瘤无进展或进展较慢,并且无症状、无重要区域如中枢神经系统等受累者)、化学治疗和新型靶向药物治疗(疾病迅速进展的难治性DTC患者)。特殊情况下,新型靶向药物治疗可在外放疗之前。DTC对化学治疗药物不敏感。化学治疗仅作为姑息治疗或其他手段无效后的尝试治疗。

3.如果该患者肺部病灶不摄碘,后续治疗应作何选择?

(1)靶向治疗(索拉非尼,乐伐替尼,卡博替尼,凡德尼布)

(2)外照射放疗

(3)化疗(紫杉醇/卡铂?阿霉素?)

4.若此患者病灶最初摄碘,在治疗过程中摄碘性转移灶逐渐出现不摄碘,可表现为碘难治性甲状腺癌(RAIR-DTC)。其最佳治疗时机、治疗手段、随访及评估策略仍存有争议。

河南省肺癌多学科会诊

肿瘤精准医学综合门诊会诊

地点:医院门诊10楼会诊室

时间:每周4下午,14:30开始

现场会诊预约:电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z2sw.net/jbzd/49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