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肺癌晚期似乎与“绝症”画上了等号,但实际上,随着创新疗法以及更精准的分型诊疗的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晚期患者可以在合理治疗后获得长期生存,甚至跨过5年、10年的大关。
▲图源:everydayhealth
晚期肺癌仍有手术机会
对于局部晚期的肺癌患者,如果未发生远处转移,仍然有机会通过手术切除获得临床治愈。另一方面,新辅助治疗的出现也可以帮助肺癌患者缩小肿瘤,甚至达到降期的目的,从而实现肿瘤的切除。
近年来,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在新辅助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许多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
免疫治疗
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中公布的Checkmate-研究针对纳武利尤单抗(O药)联合化疗用于非小细胞肺癌(Ib-IIIa期)患者新辅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评估,结果指出,与化疗相比,免疫联合化疗作为新辅助治疗可以达到更有效的效果。
靶向治疗
CTONG研究比较了厄洛替尼联合化疗(吉西他滨和顺铂)与单独化疗作为新辅助治疗用于ⅢA-N2期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对比,也证实,靶向联合治疗作为新辅助治疗方案,相比化疗更具优越性。
靶向、免疫治疗让肺癌生存期显著延长
在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精准治疗方案出现前,晚期肺癌患者的选择通常只有化疗和局部放疗,中位总生存期10个月左右。近年来分子靶向药物及免疫抑制剂发展迅速,为晚期肺癌患者带来了曙光。
年,著名学术期刊《JournalofThoracicOncology》报道了一个罕见的肺癌案例:一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通过靶向药物治疗获益已经超过了10年,其生存期更是超过了20年!推荐阅读:一个肺癌晚期患者存活20年的抗癌奇迹!
目前,肺癌的靶向治疗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不断增多,为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仅年一年,已有4款靶向药物、1款免疫药物获批用于晚期肺癌的治疗。推荐阅读:年度盘点
肺癌靶向与免疫齐头并进,肺癌患者迎来治疗新转机
精准治疗也要打好“组合拳”
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出现让肺癌治疗进入了精准医学时代,但是即使是在精准医学时代,肿瘤治疗也需要联合出击,打好“组合拳”,才能克服耐药,提高疗效。特别是对于有明确基因突变靶点的肿瘤,采用精准分型诊疗,才能让靶向治疗更加精准。
PACIFICⅢ期临床试验数据指出,对于同步放化疗的患者,后期采用Durvalumab(I药)维持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整体的生存率,5年生存率达到42.9%(对照组仅为33.4%)[3]。
另外,双免疫疗法、双靶向疗法的出现也为更多肺癌患者延长生存期,提高预后效果带来了可能。
双免疫疗法
年5月,抗PD-1疗法Opdivo(欧狄沃,通用名:nivolumab,纳武利尤单抗)联合抗CTLA-4疗法Yervoy(ipilimumab,易普利姆玛)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3期CheckMate-试验(NCT)的4年数据披露。结果显示,与化疗相比,双重免疫疗法Opdivo+Yervoy显示出持久长期生存益处,4年生存率增加一倍以上。
▲图源:参考来源[4]
双靶向疗法
目前,阿法替尼联合西妥昔单抗的双靶向联合疗法已被NCCN指南提及,用于一~三代EGFRTKI治疗后疾病进展的患者。另外,奥希替尼联合MET/BRAF/HER2等抑制剂的双靶向联合疗法的数据也已被披露,客观缓解率达到40%以上[5]。
▲图源:参考来源[5]
多学科诊疗在晚期肺癌治疗中的优势
多学科诊疗(MDT)在肺癌治疗中十分关键,局部晚期肺癌的治疗涉及到各个环节,包括手术,放疗科的全程化参与,后续的免疫治疗,以及治疗过程中的全病程管理等,只有多学科相互协作,才能让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
医院癌症中心主任久保田馨教授是肺癌治疗的专家,在肺癌药物治疗领域,久保田馨教授积极引进新药,参与国际同步进行的抗癌药物和免疫药物的临床试验,不断寻求新的治疗方法。另外,久保田馨教授还与放射科、呼吸外科合作,共同探讨包含药物治疗、手术、放射治疗在内的多学科诊疗方案,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推荐阅读:日本肺癌内科名医久保田馨在药物治疗领域有哪些优势?会诊直约通道已开启
▲图源:厚朴方舟
久保田馨教授作为厚朴方舟签约合作专家,曾多次诊治过来自中国的患者,为国内肺癌患者提供诊疗希望。如果您或者身边的朋友也正遭遇着肺癌的威胁或困扰,希望快速预约久保田教授获得更有效的诊疗意见,可以拨打热线--或添加